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时, 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 这三个字挤在一起, 即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相关推荐
-
于右任三字楷书拍了120万,字字真金,沉雄浑厚,不愧为大家风范
韵羽快讯关注2021-06-12 15:55大图模式提到于右任,想必,喜欢书法的朋友都清楚,他是"民国书法四大家"之一,和谭延闿.胡汉民.吴稚晖齐名,位列四大家,不仅如此,我们还会 ...
-
百年中国《八》
<央视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辛丑条约〉 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对八国联军提出的十二项议和条件表示全面接受,并留 ...
-
书法:'远芳四'三个字的毛笔字欧体楷书写法
书法:&#39;远芳四&#39;三个字的毛笔字欧体楷书写法
-
李鸿章拒绝在辛丑条约上签名,仅写一字,暗藏着怎样的心机
谈及李鸿章,大家的第一印象都会是,他曾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就包括加深中国民族危机的<马关条约>,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辛丑条约>.正是这些 ...
-
《辛丑条约》中李鸿章的签名,为什么会写成“肃”字
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李鸿章同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一同出席<辛丑条约>签订仪式.在条约文本上,李鸿章用颤抖的双手拿着毛笔,颤颤巍巍的在条约文本上画出了一个形似"肃"字的签 ...
-
1901年秋,78岁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两个月后与世长辞
1901年初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走入议事大厅,他已有78岁高龄,身上却背负了一个王朝和4亿5000万的炎黄子孙 等待他的是一群西装革履.趾高气昂的外国人,这些文质彬彬的外表下隐藏的尽是傲慢.轻 ...
-
在《辛丑条约》上签名时,李鸿章留下的这个字,几乎无人能识!
轻风散寂寞关注2019-10-18 15:18有人认为,这份卖国丧权的<辛丑条约>太过屈辱,李鸿章不愿意让他的名字伴随这份条约名声毁尽,才用一个"肃"字代替.我们都知道 ...
-
《辛丑条约》签字时, 李鸿章为何只写一个“肃”字,有啥含义?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之一,只要有大事件发生,必然会出现李鸿章的名字.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后,就意识到中西方之间的差距,他痛感晚清积贫积弱,试图"先富后强",因此推动了洋 ...
-
李鸿章《辛丑条约》上签字,写一个似是而非的“肃”字是什么意思
乐乐的爱分享关注2019-11-25 20:49从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字画押说起,聊聊"花押"的历史演变有人猛然看到了<辛丑条约>的签章页,发现李鸿章在 ...
-
李鸿章为何在《辛丑条约》上签“肃”而不签本名?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西历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西安.对于灭亡清朝,八国联军并不愿意支付这一过程的庞大成本,而对于清朝来说,又无法依靠武力把八国联军赶出大清的土地上. 于是,双方想到 ...
-
《马关条约》签订过程时的李鸿章
李鸿章抱着"争回一分是一分"的态度苦苦争执. 尽管接到了最后谕旨,李鸿章在第五次谈判中,仍然努力争取,就像"市井买卖,彼此争价"------ 1895年4月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