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排寒针法(干货分享)
相关推荐
-
常用针法及应用介绍(3)3.通冲针:由头...
常用针法及应用介绍(3) 3.通冲针:由头临泣进针,沿皮刺,过承灵穴止.一针透四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两侧二针. 应用:足少阳胆经巡行路线.治疗神经精神疾病,如脑出血偏瘫,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 ...
-
类风湿针灸:
隐白刺血:针公孙.太白为泻法.针三阴交.太溪,阳陵泉,足三里用补法.针手三里,百会:我喜加腕四穴. 痹证的无非是健脾补肾,调肝,所以在临床当中呢首先选择脾经的穴位,在隐白放血,因为很多的患者来的时候, ...
-
第四章:六、足太阴脾经(左右四十二穴)
六.足太阴脾经(巳时9-11时) <内经>曰:『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 (一)脾者,仓禀之本,荣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孤脏以灌四旁.脾主四肢,为胃行津液 ...
-
常用针法及应用介绍(18)安行针:由水泉...
常用针法及应用介绍(18) 安行针:由水泉进针横透太白,一针五穴(水泉,照海,然谷,公孙,太白)直刺水泉五分,然后两针提至皮下捻转横透太白. 应用:足少阴肾经及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主要治疗踝关节痛,脚 ...
-
排寒扶阳暖身针:
针序: 男:左太白→右支沟→左支沟→右太白 女:右太白→左支沟→右支沟→左太白 留针45分钟,三天一次.扎针5分钟后从腰脐之间产生很深的暖暖地感觉,后来慢慢变热,再后来热的面积扩散,往上扩散到少腹部 ...
-
排寒针法(二)
排寒针法(二)
-
排寒针法(一)
第一针:左 内关穴 2-3分深 第二针:左 太白穴 8分深 第三针:右 后溪穴 5分深 第四针:右 腕骨穴 5分深 第五针:右 列缺穴 平刺5分深 第六针:左足临泣 5分深 第七针:找腹部块状或发凉异 ...
-
排寒针法(三)
医道流芳 中医传承,医道流芳. 关注 健康有道999 中医健康知识,中医养生妙招. 关注 針推頻道 中医针灸.推拿 关注 医道讲坛 名师名医讲解,中医学习提升的小天地. 关注 艾灸999 " ...
-
【董氏奇穴】排寒针法,收藏学习
欢迎您 去学岐黄名家经方 排寒针法及大叉穴整理篇 1,男右支沟,左公孙.女左支沟,右公孙.缓解肢体寒凉.行针45分,但要记住,左升右降的运作程序,不要刻意去追求. 2,立极针法.为排寒针法.针时.有寒 ...
-
排寒针法3
排寒针法及大叉穴整理篇 1,男右支沟,左公孙.女左支沟,右公孙.缓解肢体寒凉.行针45分,但要记住,左升右降的运作程序,不要刻意去追求. 2,立极针法.为排寒针法.针时.有寒气排除.逐渐转热感,双太白 ...
-
排寒针法2
排寒针法2
-
排寒针法1
第一针:左 内关穴 2-3分深 第二针:左 太白穴 8分深 第三针:右 后溪穴 5分深 第四针:右 腕骨穴 5分深 第五针:右 列缺穴 平刺5分深 第六针:左足临泣 5分 ...
-
排寒针法的来源!
上古针灸刺血健康疗法 分享艾灸.刮痧.拔罐.针灸.刺络放血疗法.正骨正脊.推拿.点穴.经络疏通.经络穴位详解.中医经典视频等,发布中医养生爱好者和专业技师喜欢看的精品.实用文章.打造治未病.治已病之平 ...
-
胃病的天罡能量排寒针法
针刺穴位:手臂全息区胃区(任选一侧).双丰隆区 .手臂全息区胃区在大陵与尺泽连线中间点 排寒口:中脘. 操作说明: 穴位是大致的区域,一般在患侧找.也可两边找压痛点,结节压痛点,那个敏感扎那个,离经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