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寒扶阳暖身针:
相关推荐
-
第四章:六、足太阴脾经(左右四十二穴)
六.足太阴脾经(巳时9-11时) <内经>曰:『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 (一)脾者,仓禀之本,荣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孤脏以灌四旁.脾主四肢,为胃行津液 ...
-
常用针法及应用介绍(18)安行针:由水泉...
常用针法及应用介绍(18) 安行针:由水泉进针横透太白,一针五穴(水泉,照海,然谷,公孙,太白)直刺水泉五分,然后两针提至皮下捻转横透太白. 应用:足少阴肾经及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主要治疗踝关节痛,脚 ...
-
这些穴位可以治疗女性闭经
导读:闭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妇女应有月经而超过一定时限仍未来潮,且属于病理情况者称为闭经.今整理王居易老师和王乐亭老师针灸治疗闭经的案例,供大家参考.(编辑/知返) [医案一] 古某,女,30 ...
-
自用排寒针法(干货分享)
银针刺开云千里 ◐ 妙药驱散雾万里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针法,排寒针,具体操作如下: 1.男右支沟,左公孙.女左支沟,右公孙.缓解肢体寒凉.行针45分,但要记住,左升右降的运作程序,不要刻意去追求. 2 ...
-
抓住末伏最后黄金期,排寒扶阳,赶走“万病根”
寒气看似毫不起眼,然而贻害无穷,为许多疾病理下了伏笔.古往今来,真正的名老中医都非常重视寒气的防治,著名的中医典籍<伤寒杂病论>虽然包罗世间疾病,却以"伤寒杂病"称之就 ...
-
三九之时,赶走体内老寒气、扶阳暖身,健康过冬
今天 前言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病冬调,补正气的时节到啦! 冬至过后,阴阳交替: 数九寒天,天气冷极: 阳气潜藏,蓄势待发.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禀赋阴阳二气而生.阴阳相 ...
-
立冬节气到来!教你个“扶阳暖身功”~
首先,我是练习"宋氏形意拳"的,在我们的经典<内功四经>当中第一句话说的就是"内功要传,脉络甚真". 可见练习功夫.调理身心的前提,就是要对身体经脉 ...
-
百病从寒起,暖身小诀窍学起来
寒来暑往,受寒是平常事.尤其是在冬天,很多人更是"要风度不要温度",当体内的寒气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危害你的健康. 百病寒为先 ▶ 手脚冷 血液流通到身体末梢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 ...
-
『名医经验』扶阳暖脾治腹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苏辉 赵某,女,60岁.2012年7月26日诊.慢性腹泻病史3年.3年来,每到天将五更时,肠鸣辘辘,下腹部脐周隐痛不适,旋即腹泻,每天3~4次,泻后痛减.曾用西药止泻药,服则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397) 天寒暖身吃羊肉 排毒排油大白菜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397)天寒暖身吃羊肉 排毒排油大白菜 让我们先来看一则资料: 据美国纽约一家专门从事癌症研究的权威机构透露,中国和日本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比西方低得多.这是为什么?科学家在比较了世 ...
-
冬病夏治,首选夏至!夏至补阳气,比平时强百倍!祛湿排寒,扶阳避邪,给身体打个翻身仗!
夏至节气时段,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也是用艾灸培补人体阳气最佳时机,正所谓"冬病夏治,首选夏至". "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
腊八节喝一碗暖胃消寒,扶阳补气的腊八粥,为宝宝增强免疫力。
文 | 艺文 又是一年腊八至.好巧,还和今年的大寒同在一天.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八日就是腊八节,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此节一过,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
-
体寒牢记1个“扶阳穴”,每天按50圈,畅通膀胱经,身体暖一冬!
体寒牢记1个“扶阳穴”,每天按50圈,畅通膀胱经,身体暖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