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精丸《中医治法与方剂》

固精丸(《济生方》)

【组成】肉苁蓉  阳起石  鹿茸  赤石脂  巴戟天  韭菜子  白茯苓  鹿角霜  龙骨  制附子各等分

【用法】共细末,酒糊为丸,每次服10g,空心,盐汤送下。

【主治】下元虚损,滑精频作,面色苍白,精神欠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证析】滑精频作,是本方主证;肾阳虚损,精关不固,是此证病机;其余脉证是阳虚的辨证依据。男女交合,本属生理之常,但应有所节制,才能经久不衰。若纵情快欲,失去节制,精隧由是松弛,呈为精关不固,阴精由是亏损,呈为阴损及阳,遂不待交合而精即泄矣!何以知为阳虚?从兼见脉证知之。

【病机】下元虚损,精关不固。

【治法】补肾固精法。

【方义】下元虚损,精关不固,治宜温补下元与固肾涩精同时并举。方用鹿茸、附子、肉苁蓉、阳起石、巴戟天、韭菜子温补肾阳,赤石脂、鹿角霜、龙骨收涩固精,并佐茯苓渗利湿浊,令湿不扰其精室,阴精才能秘藏。三类药物同用,呈为温补与固涩并用的配伍形式,可与固肾涩精法合参。学习此方,应注意其补固兼施的配方法度。须知精关不固,下元必虚。固肾涩精法中所列诸方,是急则治标之法,只考虑精隧松弛一面,未顾及功能衰退一面,从治疗角度衡量,并不全面。本方双管齐下,结构较为完善。

【应用】阳虚征象显著的滑精始可投此。亦可酌加五味子、桑螵蛸、牡蛎等药增强收涩固精力量。如以此方治疗白浊,可加萆薢、台乌药、石菖蒲温化湿浊。

【歌括】

固精鹿茸阳起石,茯龙蓉戟韭石脂,

附子角霜补肾阳,肾虚精滑可服之。

(0)

相关推荐

  • 郑钦安潜阳丹解析

    郑钦安潜阳丹解析 □ 胡小勤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方源 郑氏在<医理真传>开篇即说"乾为天,属金,纯阳也.称为老父.老阳.老子,又名曰龙",又曰"一阳本先天 ...

  • ​膈下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红花6g 桃仁9g 五灵脂9g 延胡索9g 牡丹皮6g 赤芍9g 川芎9g 乌药12g 香附12g 枳壳9g 当归9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主 ...

  • ​薏苡附子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薏苡附子散(<金匱要略>) [组成]薏苡仁150g 制附子100g [用法]附子须制熟,以不麻口为度.二药为散,每次服3g,日服3次.若作汤剂,当减其量.仅用十分之一即可. [主治]胸痹, ...

  • 龙齿清魂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龙齿清魂散(<张氏医通>) [组成]龙齿(醋煅)15g 茯神10g 远志15g 人参15g 当归身15g 麦门冬(去心)10g 桂心10g 炙甘草10g 延胡索30g 细辛5g [用法]为 ...

  • ​凉血救脱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凉血救脱汤(曹勉为方,原方名参犀汤) [组成]人参10~15g 水牛角9~30g [用法]人参煎汁,水牛角煎汁,和匀服. [主治] 1.身热,烦躁不安,时有谵语,入夜尤甚,心悸气短,舌绛少苔,脉象虚数 ...

  • 通窍活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组成]赤芍5g 川芎5g 桃仁(研泥)15g 红花15g 老葱(切碎)3根 鲜姜(切碎)15g 红枣(去核)30g 麝香0.3g [用法]用黄酒250g,同前 ...

  • 通乳散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通乳散结汤(<妇科治疗学>) [组成]全瓜蒌一个   青皮9g   丝瓜络9g   橘络6g   橘叶3片  通草6g   郁金6g   刺蒺藜12g   蒲公英15g [用法]水煎服. ...

  • 乌头赤石脂丸《中医治法与方剂》

    乌头赤石脂丸(<金匮要略>) [组成]蜀椒10g 制乌头1g 制附子5g 干姜10g 赤石脂10g [用法]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1丸,日3服,不知,稍加服. [主治]寒痹胸阳 ...

  • 血府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牛膝12g 桃仁10g 红花10g 当归12g 川芎10g 白芍10g 生地黄12g 枳壳10g 柴胡10g 桔梗6g 甘草3g [用法]水煎,分3次, ...

  • 举元煎《中医治法与方剂》

    举元煎(<景岳全书>)   [组成]黄芪24g人参9g 炙甘草3g 白术9g升麻6g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气不摄血,月经量多,过期不止,色淡清稀如水,面色苍白,气短懒言,怔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