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中,论远见,论韬略,论指挥能力,谁能堪称第一?
相关推荐
-
国民党为什么会输,共产党为什么会赢,这个美国人告诉你答案
海外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中说,他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旅行时,普通的美国民众经常会询问他,<中国的惊雷>对中国的描述是否确凿.<中国的惊雷>这 ...
-
第23课 《内战爆发》部编版八上历史
济南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当时放眼我们整个中华大地,除了胜利的狂欢,更多的是衰败的经济,凋敝的民生,停滞的教育,流离失所的人民.展示图片:全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 ...
-
千载难逢的良机,使我们对延安投去惊鸿一瞥 | 赏读
<当代>2021年第四期 回眸一瞥 (美)托马斯·亚瑟·毕森 直到很多年过去之后,烟消云散,我们才真正地意识到,当初的延安之行,似有上帝之手的安排,机缘竟如此凑巧. 我们堪称幸运,遇到了这 ...
-
国共两军都是外线作战,却打出了截然不同的战果,战略高下立判
图片来自网络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就意味着共产党人已经渡过了必须要建立根据地.必须依靠根据地以求生存的最艰难时期,解放军高级将领们的战略眼光已经越过了 ...
-
六石风云119
六石风云119 嵩峰山人 当年偷偷录制师祖和戴笠师叔谈话录音时,夏苟被师祖借故支出"古墓"在山坡上"砍柴",他躲在外面负责开录制机器听到谈话全部内容.可他毕竟年 ...
-
国共内战中,一个是“先占地盘”,一个是“先消灭敌人”,谁对?
内战爆发一周年的时候,也就是1947年6月左右,当时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国共都觉得自己要打赢了. 国民党方面说,这一年以来共产党被打得连连撤退,丢失了绝大多数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就连共产党的中央 ...
-
绥远起义通电,董其武在签名下方扣上小茶碗,事后孙兰峰才知深意
董其武将军 图片来自网络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军队接受了国民党军队无数次的起义.投诚和投降,虽然形式各异,但无一不是以军队作战的方式来进行的.只有"绥远起义"这一例是特殊情况. 1 ...
-
我党一地下党员失联,后成国军将领,在辽沈战役立下奇功
前言 辽沈战役中有一场重要的塔山之战,我军以为要为胜利付出很大代价,却不想胜利比想象中容易.这都得益于潜伏在国民党军的一个人,他名叫侯镜如,是我方的地下党员. 当时他担任国民党东进军团的司令员,故意放 ...
-
广西王暗藏20万悍匪,四野驻桂部队举步维艰,主席震怒:限期歼灭
国民党大势已去,白崇禧"黄雀在后"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3个兵团大部主力与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全部配合作战,经过两次围歼战,歼灭白崇禧集团全部主力,解放了广西全 ...
-
在近代历史中,沙俄与土耳其大战241年打了十仗,究竟为了啥?
在近代,沙皇俄国发动了十次俄土战争,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生生打了241年.这一过程,恰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走向衰落,通过这十次俄土大战沙俄攫土掠地,逐步崛起为世界大国.人们的疑问和不解往往在于,这241年 ...
-
近代中国历史中,上海滩的头号美人到底有多美?
时代不断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也一天比一天过的更好了.生活的进步,也促进了人类在相貌上更加的美观.不论在那个国家美女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尤其是在近代历史上的上海,民国时 ...
-
中国历史中的“钱法二圣”:崇宁通宝
在讲这枚币之前,要为藏友们介绍一位人物 他名为宋微宗,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 (上图为宋微宗图) 钱币由来 宋徽宗在位时,自身十分热爱书法和绘画 并且他先后铸造了诸多图案精美的钱币 崇宁通宝这一钱币 便是 ...
-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33个为什么?”,真是涨知识!
导读 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但却不知来源,比如为什么男装纽扣在右而女装在左?为什么是上厕所下厨房?十二生肖到底为什么没有猫?羊到底是怎么了要替罪?本文为你解释这些为什么,33个有意思的历史缘由. 为什 ...
-
【中国近代百年史剪辑】(十)
【中国近代百年史剪辑】(十)
-
1949年施嘉干编《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一册
1949年施嘉干编<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一册,上海,民国三十八年初版,精装本,全书198页,内文图版147幅,钱币图片830余种,附<中国近代铸币汇考译本>英文本一册,为研究与收 ...
-
《中国近代机制币精品鉴赏》,爱秀集团东亚泉志2010年出版,152页,彩色
<中国近代机制币精品鉴赏>,爱秀集团东亚泉志2010年出版,152页,彩色
-
【中国近代百年史剪辑】(九)
【中国近代百年史剪辑】(九)
-
于化龙(中国近代书画大师)
于化龙,字皓天,号隐山居士.汉族,1979年生,祖籍孔孟之乡山东济宁,山东省美协会员.国家一级书画家.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北京名家画院导师.儒商会馆馆长.达观书画院院长.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