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的西周虢叔旅钟

(0)

相关推荐

  • 现场直击|重大发现!山西垣曲北白鹅周代墓地!

    ▲垣曲北白鹅墓地M3:10 "匽姬"甗 甑部近口沿处后腹内壁铸有铭文3行11字内容为: "虢季为匽姬媵甗/永宝用享" NEWS 新发现 9座墓葬, 来自虢国的青 ...

  • 旧拓“虢叔旅钟”全形,纸本软片,所拓全形钲部和鼓左部铭文,共86字。

    旧拓"虢叔旅钟"全形,纸本软片,所拓全形钲部和鼓左部铭文,共86字,间有损泐.此钟为西周晚期编钟,相传清代出土于陕西长安河壖土中.虢叔旅钟原应有八件,前四件大钟,皆未全铭.后四枚小 ...

  • 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尽显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文物出国(境)展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对文物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对此,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 ...

  • 铭文书法:精妙入神的三代彝器文字(下)

    彝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也称"尊彝".铭文就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说明原由.纪念或祭祀的人物.事情等. 今天将国家图书馆所藏的部分陈介祺藏三代彝器铭文拓片,分两期介绍给 ...

  • 中国著名青铜器浅谈(部分)

    1836年,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通过生产工具的演变,把人类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用来说明社会的发展过程.青铜时代就是这三个时代中最被咱们所熟知的时代,国内各大博物馆都有精美的青铜器,那到 ...

  • 虢叔旅钟4

    虢叔旅钟4

  • 虢叔旅钟

    虢叔旅钟,通高65.4厘米,铣距36厘米,鼓距26.6厘米,重34.6kg. 此钟体呈合瓦形,桥形口,长乳,甬饰环带纹. 钟钲部有铭文4行,左鼓有铭文6行,共计91字.从钲部开始顺读: 虢叔旅曰:&q ...

  • 【虢叔旅钟】

    虢叔旅钟,通高65.4cm,銧距36cm,鼓距26.6cm,重34.6kg. 此钟体呈合瓦形,桥形口,长乳,甬饰环带纹. 钟钲部有铭文4行,左鼓有铭文6行,共计91字.从钲部开始顺读: 虢叔旅曰:&q ...

  • 一函 | 张廷济《虢叔旅钟拓片轴》

    道光十一年(1831)二月七日,张廷济购入了一件西周时期的虢叔旅钟.据其在<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中所言:"周虢叔大林钟,孙渊如观察旧藏,沈龙门曾拓本见贻.顷二月七日,吴门郑竹坡偕 ...

  • 西周 · 楚公逆钟(山西博物院)

    来源:山西博物院 时间:2021年01月26日 西周 最大者通高51厘米 铣距28.8厘米 此编钟一组八件,按纹饰差异可以分为两型三式.一型一式有5件,3件较大,2件较小,甬部略作椭方形,于部弧度较浅 ...

  • 西周虢国梁姬夫人的贴身玉器

    佩饰.敛玉.饰件和其他等五类.梁姬夫人贴身所覆盖和佩戴的玉器密密麻麻,令人目眩神迷.她头有发饰.耳挂玉玦.颈戴项饰.身佩组佩.腕戴腕饰.手握玉管.足踏玉圭.头下枕玉.口中含玉.腰下垫玉.足下踏玉.身旁 ...

  • 黄益飞:大河口西周墓地叔骨父簋铭文所见西周礼制考

    摘要:大河口墓地出土叔骨父簋铭文关乎西周宗法制度和祭祀制度,内容重要.大河口墓地出土铭文显示,霸国国君不称"侯",故叔骨父簋铭之"侯"应非霸国国君.叔骨父为侯之 ...

  • 古玉界:西周虢国梁姬夫人的贴身玉器

    佩饰.敛玉.饰件和其他等五类.梁姬夫人贴身所覆盖和佩戴的玉器密密麻麻,令人目眩神迷.她头有发饰.耳挂玉玦.颈戴项饰.身佩组佩.腕戴腕饰.手握玉管.足踏玉圭.头下枕玉.口中含玉.腰下垫玉.足下踏玉.身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