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后周柴窑 ”: 比宋代五大名窑还要罕见
相关推荐
-
日本抢走一件失传1000多年的柴窑,中专家:请归还,日专家:不行
在中国近代,那真可以说得上非常屈辱的年代,被外国列强大肆的欺辱,特别是在后来的侵华战争中,日本鬼子对我们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而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抢走了我们中国无数的国宝,甚至不惜派遣日本考古队来 ...
-
不曾相识的柴窑
从一位资深藏友转让的小瓶,让我对五代后周柴窑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翻阅查找,大量关于柴窑的资料,信息.对古往今来,多家有识之士,专家的论点论据,释解,进行对照,探索,研判,推敲.自我感觉手中一瓶.与明代 ...
-
你见过宝石珐琅彩瓷器吗?
你见过宝石珐琅彩瓷器吗? 作者:周时安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景德镇瓷器手艺人曹鸿雁,她从事陶瓷工艺美术研究二十余年,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历经多年对宝石与瓷器熔烧工艺专项技术探究,一款"红地宝石 ...
-
比宋代“五大名窑”还稀罕:谜一样的“后周柴窑 ”
柴窑是五代周显德初年所烧,出自当时的北地河南郑县(1953年改称郑州).那里本来就适合做陶器,又因为当时世宗姓柴,故名.当时亦称御窑,从宋朝开始便叫柴窑.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 ...
-
后周柴窑盏动产单品艺术金融
后周柴窑葵口盏 盏高 3.2 厘米,口径 7.7 厘米,圈足径 3.2 厘米,壁厚 0.08 厘米. 特征:满釉支烧,色正碧,黑漆古,朱砂沁,金钉沁. 两步鉴定: 1.符合四如"青如天,明如 ...
-
收藏殿堂 | 古陶瓷欣赏(33)五代后周柴窑器精品欣赏
历史上,唐末之后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止,民不聊生.五代最后的后周开国皇帝郭成之后由义子柴荣继位,后称周世祖亦称柴世祖.柴荣深知民间疾苦,严禁金银珠宝奢华之器入宫.其时百姓为避战祸买度牒入寺为僧,因此佛教兴 ...
-
柴窑瓷器研究之七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二.柴窑观音瓶赏鉴 这个小瓶通高12.4cm,口径2.4cm,足径4.8cm.颜色比一般汝窑的淡天青色稍浓,粗看似清代的松石绿色,细赏比松石绿更为沉着宁静,十分接近天空的湛蓝.器型给人的整体感觉是雍容 ...
-
柴窑瓷器研究之六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看法五:柴窑瓷器一定是文化底蕴非常深.震撼力非常强的艺术品 柴窑瓷器,一定不是"粗瓷大碗"的水准,而应该是"神韵精绝"的"瓷皇 ...
-
柴窑瓷器研究之五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看法四:古代文献是研究柴窑瓷器的重要资料. 对于柴窑瓷器的认定,说法可以上千种,但是真相只有一个.真相从何而来?应该还来自于文献.实物和窑址认定.如上所述,窑址认定极有可能成为 ...
-
柴窑瓷器研究之四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2.是否符合"曹四点"是判定其是否为柴窑瓷器的"国标". "曹四点"即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论述的柴窑瓷 ...
-
柴窑瓷器研究之三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看法三:"1+4"是认定柴窑瓷器的核心标准. 所谓"1+4"标准,其中的"1"是指器物必须为五代时期生产的高档瓷器, ...
-
柴窑瓷器研究之二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看法二:柴窑窑址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不代表柴窑器物不存在.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古陶瓷研究开始逐渐走出单纯的清赏雅玩和文献考据范畴,出现以窑址考古调查与文献.实物相结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