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十)
相关推荐
-
荀子生平、墓地研究 及荀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上)
2017中国兰陵 荀子礼治思想论坛 专家教授讲坛系列十六 荀子生平.墓地研究 及荀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上) 林夷山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作者按]本文约4万字,2013年11月撰,2014 ...
-
李斯的“老鼠哲学”,我来说
陈刚大夫讲糖,就应该是讲糖的,但我的确感觉到下笔乏力了,那就从另外一个角度和大家畅谈吧.今天先说说一位古代名人,他叫"李斯". 当然,抗糖是与人生也很相关的,有糖尿病的您,或许也会 ...
-
战国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
话说在公元前233年,在秦国阴森恐怖的监狱里,有一个特殊的犯人,此人大约50岁上下,比起众多犯人入狱后的惊慌失措,此人却显得异常的镇定,他每天有规律的作息,甚至还跟狱卒要点笔墨,写一点东西. 这个人很 ...
-
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脉络历程解读
#纪录片中国# 荀子(公元前310- 235 年)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81-221 年)的中国儒家哲学家.他也被称为荀况.是继孟子之后最伟大的儒家思想改良者.他是儒家五贤的最后一位: 孔子(公元前55 ...
-
先秦诸子思想中最切实用学术派别——法家与其集大成者韩非
法家思想一方面来源于春秋战国的政治实践,一方面又广泛吸收诸子百家思想精髓. 春秋时代,管仲相齐桓公霸诸侯,子产为郑国铸刑鼎,战国时代商鞅为秦国变法,李斯相秦王一统天下.这些政治实践中都鲜明地体现着法治 ...
-
韩非之后,暴力学说是怎样上升为国家意志的
贾玉民 比老子稍晚,但同样也被后人称为先秦诸子的那批中国学人中,韩非和李斯是最不被时人看好的两个小人物.但他俩后来闹出的动静却最大,知名度也最高.有段时间,人们对他俩的关切和研究,甚至超过诸子百家中的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一)
儒家篇 儒家道统传承,自尧.舜.禹诸先圣以来,递相授受,一脉相承."伏羲.黄帝.炎帝.尧帝.舜帝.禹帝.周文王.周公等一代代如日月般的圣贤相续出世,传承'十六字心法',教化民众,带领着民众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二)
二.汤.文.武.周公之传 禹接受了舜托付的天下和"十六字心法",中原地区空前发展强大.禹的儿子启打破了禅让制,"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三)
三.孔子:吾道一以贯之 周朝初立,实施仁政,对商朝贵族予以安抚.<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受封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由弟微仲继位.学者考证后认为孔子的远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四)
那么,圣人孔子是如何教导弟子的呢?他与七十二贤人之间又有哪些感人至深的师道传承典故呢? (一)孔子与颜回 颜回(前521-前481年),也称"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五)
(二)孔子与子路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前542-前480年)在遇到孔子之前是一个性格豪爽.粗鲁.好勇斗狠的武夫,喜欢腰挂利剑,头插羽毛,身披野猪皮,见孔子时也傲慢无礼.&q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六)
(三)孔子与子贡 子贡(前520-前456年),复姓端木,名赐,卫国人士,孔门七十二贤者之一,小孔子三十一岁. 子贡眉清目秀,英俊潇洒,能言善辩.二十余岁继承祖业经商,约二十五岁左右拜孔子为师,此后他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七)
(四)孔子与曾参 曾参(前505-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少孔子四十六岁,<大学><曾子>的作者,<论语><孝经>的主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八)
(五)孔子与宰予 宰予(前522-前458年),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弟子.宰予聪明伶俐,巧言利口,玩世不恭,可能是孔子弟子中最有反叛精神的弟子.但他的这种反叛精 ...
-
《师道与传心》连载|先秦儒家尊师重道典故(九)
四.孟子:儒门亚圣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学大家.他承继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谈儒家多以"孔孟"为核心.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后世尊他为"亚圣&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