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仲景治疗痛症用药举隅
相关推荐
-
《本草精荟》:柔肝止痛:白芍
白芍为芍药的根.其来源与赤芍相同,因其色白而得名.有医家处方"二芍"者,即白芍与赤芍皆用之意.今多栽培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季采挖,晒干加工入药.有生用,炒用或酒炒之分. 张 ...
-
国医大师张志远运用甘草经验
[摘要] 张志远教授临证善用甘草缓.和.补的特点,不拘泥于将其作为诸方的辅助品,亦常将其作为君药在方剂中挂帅使用,如与白芍配伍可镇静缓急,治疗胃痛.腹痛.腓肠肌痉挛:与茯苓配伍可益气宁心,治疗惊悸不安 ...
-
医圣张仲景为何爱用芍药?原因在于5大功效
小编导读 芍药是临床上的常用中药,现在使用时会分为白芍和赤芍,而在古代,一开始二者是混用的,大概在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区分开.医圣张仲景也常用芍药,在许多经典名方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今天就和大家盘点一下, ...
-
辛甘化阳 酸甘化阴 一味甘草治百病
甘草配黄芪,甘草配桂枝,甘草配白芍等功能性. 一,甘草又称国老.一味国老药,治精气神百病. 1.芍药甘草配合,具"甘酸化阴"为法.酸甘化阴是酸味与甘味药物配伍相合用,能相使增强滋养 ...
-
乌头桂枝汤方证学习笔记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乌头桂枝汤方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乌头桂枝汤. ...
-
白芍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 cti flora P all.的干燥根.栽培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处方 ...
-
仲景小方应用举隅 – 经方派
仲景小方,药少力专,法度严谨,若灵活运用,每获良效,现举数例,介绍如下. 一.芍药甘草汤治疗偏头痛 李某某,女,37岁,1985年4月3日诊. 患者偏头痛已有五.六年时间,经某市医院确诊血管性头痛,后 ...
-
坐堂诊治,精益求精,这位治疗伤寒杂病的“经方大家”,一生多传奇
东汉时期,正值瘟疫四起,战火连连,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官员沉迷权势,不顾百姓的安危,在这样的乱世下,张仲景抱着满腔的信念,要拯救苍生百姓于水火. 仲景之父张宗汉是个读书人,曾经在朝廷当官,而张仲 ...
-
仲景治疗肝病常用药对大总结
作者:徐小玉 来源于微信号天医堂 导语:药对是药物配伍的最基本单位,本文筛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肝病证治的方药,按治法分类,将仲景治肝病常用药对归纳成疏肝.活血.治风 ...
-
总结“伤寒杂病”笔记
学中医,学经典,总是绕不开<伤寒杂病论>.许多人都会觉得伤寒难学,熟读原文,背诵多遍,依然不得要领.若想学好伤寒,用活经方,就必须掌握一些伤寒经方的定法,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 ...
-
运用仲景温阳方剂治疗崩漏举隅
茯苓四逆汤合柏叶汤 茯苓四逆汤是治疗"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的方剂,方出<伤寒论>中,药有茯苓.人参.附子.炙甘草.干姜.柏叶汤是治疗" ...
-
伤寒纪实:仲景药用鲜半夏的经验
半夏之名来源于<礼记·月令>记载:"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名."可见,古人在很早就开始对半夏有所认识.半夏入药,在本草书籍中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记 ...
-
仲景治疗下利四法
泻心汤 - 调理升降 泻心这三个方子,它就有调理升降的作用.上面胃气上逆的呕吐.干噫食臭.噫气,下面有肠鸣下利,升降失调,故用泻心汤就可以调理升降. 理中汤 -- 温中补虚 理中汤类.理中汤加附子.四 ...
-
伤寒杂病:漫谈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原文曰:"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该方具有清养肺胃,降逆下气之功,为治疗虚热肺痿之主方. ...
-
疑难杂病,综合治疗
前日,单位组织<青囊学术交流会>探讨了综合疗法在临床上治疗的重要性,听过专家们的学术交流受益颇多.回想行医伊始至今,临床治病,一直都在践行着综合治疗.有些医者认为近代中医学明细分科导致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