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消费者如何维权?除了击鼓鸣冤,他们还会这样做
相关推荐
-
清朝“宗人府”有多恐怖?为何让皇亲国戚都闻之色变,磕头求饶|皇帝|公主|宗人府|清朝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在历史的征程里出现过很多朝代,很多皇帝,他们建立朝代,是国家的主人,他们手里握着人们的生死大权,但是皇帝也是要以身作则的,为了国家的 ...
-
古代县衙的楹联文化【作者:梁博】
古代县衙的楹联文化 作者:梁博 摘要: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如今,县衙楹联都闪烁着它独特的光芒.在历史悠久的县衙文化中,楹联文化是重要的构成因素.衙门是封建社会各级政府所在地,是官场和权力的象征.古代的 ...
-
榆次县衙的楹联
榆次县衙的楹联 朝堂看故宫,县衙看榆次.提起古代衙门,我们都很熟悉的"击鼓鸣冤""三堂会审"的情景.但要找到身 ...
-
中国古代最奇葩的官员,为了帮百姓治病,竟然在衙门开堂坐诊!
中国古代最奇葩的官员,为了帮百姓治病,竟然在衙门开堂坐诊!
-
古代故事:清代火药局灾
太平火药局灾 (出自<庸庵笔记>) 自从枪炮兴起来后,各省各郡的都建造了好多火药局.但是必得选择空旷僻静的场所,离开人烟稠密的街市.长江水师提督衙门在太平府城,水师的火药局设置在太平府东门 ...
-
为什么古代人击鼓鸣冤的时候,会被县令先打一顿?原因你想不到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飞哥裁缝铺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为什么说古代人击鼓鸣冤的时候,会被县令让人先打一顿呢?其实啊,这种明明是去伸冤或揭发贪官的人反而先被官 ...
-
登闻鼓制度:击鼓鸣冤这个词的制度由来
时间:2015-02-04 17:08:36 作者:如若梦似彩虹 过去臣民或如今日之所谓"犯罪嫌疑人",若有冤案或不服地方判决,可以直接到中央上诉.朝堂外置有一鼓,由升朝官掌管,臣 ...
-
黑心金光菊,想替它击鼓鸣冤
★赏花地点:泰州天德湖公园 在天德湖遥遥看到一片金黄色花海的时候,我是遗憾的.虽然隔得远,可是分明看得出来,那片金鸡菊已经度过了它们最好的年华,美人迟暮,不忍卒睹.当然,即使已经落英缤纷,我还是要过去 ...
-
深陷“产地门”深渊的这家越南公司击鼓鸣冤
9月17日,一直深陷"产地门"事件深渊的越南电子产品制造公司Asanzo组织新闻发布会,要求鸣冤,结束89个蒙冤之日.在这将近90天的时间里,该公司因从中国购进零配件在越南组装,贴 ...
-
民间故事:仗义小偷,击鼓鸣冤
在巴县有一位书生姓陶,陶书生年轻白净,美姿仪,帅气过人,又高又有气质,简直堪比古代的美男子卫瓘.潘安,所以,当时他的同窗以及周围人都叫他"小潘安".不过,由于考功名,所以陶书生一直 ...
-
古代皇帝“洗龙沟”宫女为什么不嫌弃还都抢着做?看完令人脸红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当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不同的君主,也就是我们口中的皇帝,他们的地位非常的高集政权于一身,也是众人羡慕的对象,日子过得也10分的潇洒,锦衣玉食,身边总有美女相伴,衣食起居都有身边的下人来 ...
-
明代奇案:女儿身亡,父亲疑心鸣冤,一场翁媳精神之恋,酿出悲剧
永乐四年(1405年)七月间,一男子骑着快马,行色匆匆地来到洛阳县城东李家坡的李秀才家,报来一不幸的消息.李秀才的女儿 当时正值酷暑盛夏,尸体不宜在家中存放,诗晴的丈夫李秀才本就非常生气,王家态度又如 ...
-
明朝奇案:主母被人奸杀,奸夫死于秀床,口中不知谁舌,怨妇鸣冤
明朝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北直隶赵州柏乡县发生了一场命案,已故生员全荃家的小妆王氏,昨夜竟然死于浴桶之中. 柏乡知县杨希贤,一早接到诉状,状告人是本地的一个富商名叫张鹏举,状告的是自己生前好友 ...
-
我替宋城演艺鸣冤,不出三年,剑指千亿王国,我看好的三大理由
1994年,一位退伍军人身上揣着100万元,在杭州参观<清明上河图>模型的时候受到启发,为什么现代人不能体验一把古代人的生活呢?或者是有什么方式能把这些辉煌伟大的古代艺术重新展现出来呢?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