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萧让——何谓文人?(《水浒璅语》之十九)
相关推荐
-
宋徽宗的瘦金体境界有多高?连圣手书生萧让都模仿不出,真牛!
宋徽宗的瘦金体境界有多高?连圣手书生萧让都模仿不出,真牛! 文 | 韦爵爷 水浒中的人物个个都非常有意思,性格鲜明!其中有一个人虽然出镜率不高,而且每一次都是从地洞里出,但是却很牛叉,若是没有他梁山就 ...
-
神行太保戴宗,典型的井底之蛙(水浒众生相)
神行太保戴宗刚一出场时的身份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也就是监狱长啊.宋江发配的时候路过梁山,军师吴用说他认识戴宗,给戴宗写了一封信,让宋江见了戴宗交给他,大家都是自己人.正是因为有了这封信垫底,宋江心里有 ...
-
金眼彪施恩,见识是硬伤(水浒众生相)
金眼彪施恩是孟州劳城营管营的儿子,勉强能算一个轻量级的官二代,他爸爸的官位在官员序列中根本提不起来.但是这位施公子人挫志不短(我说的挫是指他爸爸的官位,不是指他的个头),积极开拓市场,在孟州的繁华地段 ...
-
宋江为什么生气鲁智深李俊和燕青离开梁山?却巴不得武松退出梁山
宋江与武松 少年看水浒,荡气回肠,快意恩仇,侠肝义胆,断蛟刺虎. 成年后重读,却才参透那琴心剑胆外,是两分孤独,三分狼狈,四分人心难测,余下一分英雄失途交由廖儿洼作千年漂泊的落寞. 水浒人情百态,最争 ...
-
常明:惩恶的艺术(《水浒璅语》之九)
<水浒传>里写杀人,一向不是随意的.所谓"英雄好汉"打架.杀人,除了"惩恶"的目的之外,还要扬善,也就是在恶人不能作恶之外,还要使他们不敢作恶. 连 ...
-
常明:《水浒璅语》后记(《水浒璅语》之四十三)
这是一篇提前写完了的后记.正文还没结束,后记就开始有了. 也挺好. 几次有人问过我:"你为什么公开课选择讲<水浒传>?"我回答:"去年讲<呐喊>没 ...
-
常明:关于田连元《水浒全传》评书的一点回忆(《水浒璅语》之四十二)
2015年,田连元先生的<水浒全传>的评书文稿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一共五本,全部用口语写成,反映了先生说书的原貌,也让我这自幼听先生说书的老书迷回忆起童年时听书的日子. <水浒全传 ...
-
常明:招安以后(《水浒璅语》之四十一)
田连元的评书<水浒全传>把梁山从聚义到接受招安这个过程非常详细,包括林冲和高俅之间的冲突,燕青和李逵在东京汴梁城里教训高俅的属下李虞候的喽啰,并且用李虞候取代了和宋江喽啰产生冲突的那个厢军 ...
-
常明:《水浒传》的成书刍议(《水浒璅语》之四十)
我们这里所做的<水浒传>的成书研究,并非探讨<水浒传>版本的演变,或通过<水浒传>现存的繁简版本的不同来考究每一个版本故事的区别.而是通过<水浒传>不同 ...
-
常明:袍带与短打(《水浒璅语》之三十九)
自来说书,有世情.棍棒.神魔.讲史四部.棍棒一类又有袍带和短打的区别. 所谓短打,类似于今天的武侠,写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夫,环境是江湖上的行侠仗义. 所谓袍带就是写两军阵前,两员武将之间的捉对厮杀 ...
-
常明:谁在反对招安?(《水浒璅语》之三十八)
公元1120年10月3日,正值重阳,梁山一百零八人在排定座位后的五个月后共庆佳节.在山寨里排行第77位的铁叫子乐和唱起宋江的新作<满江红>,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quo ...
-
常明:梁山好汉排排看(《水浒璅语》之三十七)
江湖之所以成为江湖,不在于必然的正邪对立,而在于偶然的因缘际会.以梁山群雄的聚义来说,便是充满了偶然.除前文指出的高俅不能上梁山以外,其他被所谓被"梁山好汉"结果的"恶人 ...
-
常明:史进对少华山的价值(《水浒璅语》之三十六)
<水浒传>开篇是史进结义少华山的故事,少华山上的朱武和杨春对史进使出计策,让他放了跳涧虎陈达,并且和他们来往.但当史进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强行留下史进,反而任由史进到陕西延安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