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 忆巫山(二)

(0)

相关推荐

  • 古谷:​摊子口往事(中篇连载9)

    卖酱油的黄福松(下) 文/古谷 1972年的暑天,我在忠县度过三年半知青生活后,拖着病魔缠身的躯体,病退回到摊子口正街父母的家.已经20岁的我,不但要父母养活,还要父母替我治病,我不知道,往后的日子该 ...

  • 【灵璧故事】生产队轶事

    生产队轶事 文/抱璞斋主   (77岁) 一,1978年以前,那时公社的生产队,是基层农业经济体的最小核算单位,除了队长,还有个会计.理财好的生产队,有仓库保管员,兼现金保管.有的队长直接装着队里的钱 ...

  • 花善祥 | 小纪马家人07:马祥喜

    马祥喜:泥腿子省劳模 小纪镇   花善祥 作者花善祥先生:小纪镇竹墩村人,扬州作协会员,现任小纪镇文联副主席,在报刊发表过多篇小说.剧本.新闻等作品.著有<竹墩史话><杨树庄风情录& ...

  • 拾花生落

    2021年09月28日 □刘明礼 时入仲秋,家乡的农作物到了收获的季节,表弟从老家给我捎来一些自家种的新花生.洗干净煮到锅里,随着氤氲的香气,我的思绪不由循着时光隧道,又回到那个遥远的村庄,回到四十多 ...

  • 你见过埋没在农村的人才吗?

    那是八零年的事,这一天,公社新来一个书记,他下乡检查工作,这时,稻粒已经发黄,各个生产队都在准备秋收,他发现一个生产队场上还在给麦子脱粒.通过了解,这个生产队有一百多户,五百多口人,队长长期身体不好, ...

  • 你经历过或者听老人讲过生产队的故事吗?(乙说)

    在头条中,我发现总有那么一些人对那个时候的人民公社及生产队的集体化进行恶毒攻击漫骂,用大锅饭,养懒汉,社员出工不出力,天天搞学习搞阶级斗争,还有甚至说土地和一切生产资料属于公社干部所有,社员交的口粮款 ...

  • 推荐|曹兆才:明光的记忆(之十三)一一家乡石榴树

    明光的记忆(之十三) 家乡石榴树 文|曹兆才 <石榴>唐代: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石榴,落叶灌木或乔木,幼枝常具棱角,老枝近圆形, ...

  • 【灵璧故事】挣“工分”

     挣"工分" 文/同龄人       人们都知道"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很多人不知道"分.分.分,是社员的命根",只有接近五十岁及其以 ...

  • 往事 ‖ 忆巫山(五)

      邵红峰 文/ 大庙除夕夜 人过七十,不知在家过了多少个除夕之夜,但最难忘的,还是50年前在巫峡的那个除夕夜. 巫峡的冬天,来得早,去得晚.巫峡的春天如盛装淑女,巫峡的冬天则是银装素裹的少女. 我曾 ...

  • 往事 ‖ 忆巫山(四)

    邵红峰 /文 高山打柴 我们安家落户后,热情的乡民不但时常送菜来,还顺带送来一些干柴,以便我们烧火煮饭. 天天烧火煮饭,乡民送的干柴烧不了几天,就供应不上了. 为了打柴,我们事先向乡民了解了一些情况. ...

  • 往事 ‖ 忆巫山(三)

    邵红峰 /文 大庙是个好地方 巫山大庙四周,巨峰环绕,中间平坝犹如一个小小的盆地.南行30公里可接湖北建始县,北行50多公里可抵巫山县城.这里是一片安祥宁静的天地:天是蓝蓝的天,山是青青的山,水是碧绿 ...

  • 往事 ‖ 忆巫山(一)

    邵红峰 /文 落户巫山 51年前,也是四月的天气.我们班4位男生集体下乡落户巫山,离开了重庆三中(南开中学),乘客船经过长寿.涪陵.丰都.石柱.万县.云阳.奉节,最后停泊在川东东边最远的巫山县.我们在 ...

  • 黄冀||往事漫忆之二 出生地在姥姥家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我的出生地在姥姥家,更具体地说是出生于早年在姥姥家干活的康叔叔的屋里.姥姥家在咀儿图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河北省阳原县东井集镇所辖,清代和民国时则属天镇县管辖.咀儿图 ...

  • 十二花田 ‖ 枫叶 ‖ 往事忆来心作痛,天涯相望到何年

    作者简介:姓名,白凤贤. 微信网名:枫叶.辽宁本溪人. 喜欢文字,行走在诗词散文之间.给心灵一个精神驿站.曾发表多首诗词在当地工人杂志,湖南诗集中. <七绝> 01 一夜西风满目哀,纷飞桐 ...

  •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韦斯琴作品丨花田往事(外二篇)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昨晚,一学员在群里发了几张紫云英花田的图片. ...

  • 云高怀先生讲述小里素往事(之二)土默特革命史上的地下革命秘密交通站、地下革命堡垒户小里素

    土默特红色故事:云高怀先生讲述小里素云氏家族的革命情结(之二) 云氏家族成为土默特革命史上的地下革命秘密交通站.地下革命堡垒户. 1929年秋,乌兰夫.佛鼎等人奉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派遣,从苏联回到内蒙 ...

  • 闽南往事(连载二)

    闽南往事(连载) 文/瑞玲 (二)山村岁月 山村里的岁月有时是凝滞的,甚至与世隔绝. 山是绵延,视线里一座连一座,没有边.像重复的每天,劳苦一天也接一天. 整个村子几十户人家,白天忙碌,只顾了埋头田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