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他是大诗人,殊不知他的草书也是一绝!
相关推荐
-
书法被诗名所掩的贺知章,微醺时所作《孝经》,用笔放逸章法井然
导语:作为诗人的贺知章,家喻户晓,然其书法亦独具特色.长期以来,其书名被诗名所掩,鲜有人知他与怀素.张旭并称"唐草三杰",他们是盛中唐时期最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的杰出的书家. 对 ...
-
吴中四士
吴中四士,即张若虚.贺知章.张旭还有包融.在初唐与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
-
唐诗解读之“吴中四士”
"吴中四士"这一称谓,首见于<新唐书>之<刘晏传>后附<包佶传>: "佶字幼正,润州延陵人.父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 ...
-
李白与同时代书画名家的奇遇
李白与同时代书画名家的奇遇 郭甘泉 唐代诗人大都善书,像著名诗人贺知章.张九龄.王维.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都有一手好书法.唐代国子监中专设书学一科,把书法列为当官的条件 ...
-
雨夜,大诗人又想起初恋,避开妻子写下一诗,世人才知他是薄情郎
唐朝,一个充满着风花雪月的时代.唐朝的繁盛,养育着一个又一个的浪漫诗人.他们擅长将生活写于诗中,无论是睹物思人亦或是感叹生活,诗人总是能够将多情运用得很好.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大诗人,将年少难以忘怀的 ...
-
元好问:乱世文雄,黄金时代最后一位大诗人,一个文人的家国担当
曾国藩说:"元好问是自汉魏至宋金元之际,中国五.七言诗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大诗人." 然而这样一位大诗人,在大多现代人的心目中的印象却是模糊的,少数知道他的人,也多是从那句千古名句& ...
-
母亲节话母亲,那些唐朝大诗人的母亲们
今天是母亲节,我们就来谈谈母爱这个话题,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要大于父亲,尤其对孩子的三观和人格的形成.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个孩子行为举止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他的母亲.好的母亲就像北极星一样指引着自己的孩子成 ...
-
中国古代十大诗人新解/古寸水评古论今02/20210507
<古寸水评古论今>栏目介绍: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历史学家眼里,她就是历史,在诗人眼里,她就是诗歌.古寸水先生熟读古今历史,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刻的人生 ...
-
不要惊讶,这些高高在上皇帝们,个个都是大诗人
前言 假如作过诗的,都可以称为诗人,那么诗人并不是多了了不起的身份.在古代,只要读过书,几乎都能作诗. 而且,从唐朝开始,诗赋创作成了科举中一项内容,因此读书人最基本的技能就是作诗. 历史上的大部分皇 ...
-
南北朝大诗人鲍照十句经典名句: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南北朝大诗人鲍照十句经典名句: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1.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出自鲍照<代放歌行>.那些小人们大多都有着龌龊的本性,怎么可能懂得那些有着豁达胸怀的士人呢? 2. ...
-
中唐大诗人刘禹锡性格刚毅,这十首诗境界高扬,含有浓厚的哲理
幼年时期,刘禹锡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既聪明又勤奋,能吟诗作赋,在亲朋好友间备受称赞,后得到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指点,写诗能力突飞猛进.成年后,刘禹锡游学长安和洛阳,与柳宗元同年中榜走上仕途之路.不过 ...
-
他是唐代一位大诗人,语文课本都有他的诗,但他的人品恶劣不堪!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一首著名的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首诗叫<渡汉江>,它的作者叫宋之问. 在唐朝初年,宋之问也是个有名的诗人,虽然他的名字没有被列进" ...
-
保生无忧散 :“保生无忧散”,提出以栽花种竹之法,陶冶人的性情、养心怡神、益肺调气。大诗人陶渊明将其菊园生活称作是“世外桃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境, 身心疲惫不堪所致的慢性疲劳、失眠症患者
保生无忧散 <霞外杂俎>中的"保生无忧散",提出以栽花种竹之法,陶冶人的性情.养心怡神.益肺调气.大诗人陶渊明将其菊园生活称作是"世外桃源",&q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