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鹅、逛虎门,我们对东莞有多无知?

丨大多数人还真不了解东莞丨

这里风物君先带大家“踩个点”,提前输出一下这一次「风物之旅·东莞」有啥好玩的?

看园林≠去苏州

一直以来,提起园林首先会让人想起苏州,相较于江南园林的山水写意,岭南园林虽体型轻盈,但更注重细节的精雕细琢。

在东莞的可园中,你不仅可以看到华丽的木雕砖雕,中西合璧的彩色玻璃,用牡蛎壳做成的蚝壳窗,甚至还可以见到:清代时就可以吹出花香的空调系统…

如同魔戒的诱惑:“绿绮台”

绿绮台、天蠁、春雷、秋波,被称为“岭南四大名琴”,绿绮台琴又是四大名琴之首,就像“魔戒”一样,绿绮台天生就有让人着魔的神秘力量。

它曾是明武宗无比喜爱的御琴,明末散出民间,后归抗清英雄邝露所有。邝露对绿绮台更是珍爱无比,“出入必与俱”。后来明朝灭亡,清兵入粤后,广州沦陷,邝露临死都抱着它。清朝末年,这张古琴又被可园的主人张敬修购得。张敬修也不含糊,专门在可园修了一座“绿绮楼”来保存古琴。

▲ 绿绮台琴印。图片/网络

“荔枝柴烧鹅”有荔枝味儿吗?

去广东不吃烧鹅就好像来北京没尝到烤鸭,用荔枝柴烧出的鹅则是来东莞不可不试的美食,在东莞大岭山镇矮岭冚有个烧鹅村最负盛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套烧鹅的工具。

荔枝柴质地偏硬,燃烧时烟不大,火力持久且温柔,用其烤出的烧鹅干爽,油脂尽出,浓香四溢,香甜酥脆... (嘶溜~我擦一下键盘)

▲ 正在烤制的荔枝柴烧鹅。摄影/Asher

▲ 香酥可口的荔枝柴烧鹅。摄影/Asher

“虎门销烟”的“虎门”在哪?

翻开高中的历史课本,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就是虎门销烟。考点大家都记得,但你问你身边的朋友,还真有人敢说林则徐是在天津销的烟。

销烟过程也颇有戏剧性,开始直接焚毁,奈何这吸毒者瘾上来就去焚烧地“吸土”,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最后只得用生石灰兑水溶解烟土,再导入大海冲个干净。

▲ 东莞市虎门镇 - 威远炮台旧址。摄影 /周敏强

还有人说“沉香”是木头?

沉香的形成是指活体莞香树经过虫咬、雷劈或人为砍伤后,受真菌感染作用下,最后形成固态的香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沉香,而莞香就是中国的沉香。

某些旅游景点里,卖价低到离谱的“沉香手串”,摊主吆喝:“50三条!妈呀!买它!” 就别上智商税了。大部分是沉香木做的,它是木材,也就是沉香的宿主,不值钱。

▲ 开香门之后,已经结出香脂的莞香树 。摄影 / 吴学文

▲ 沉香本香。摄影/吴学文

早上肯定吃不完的“早茶”

如何在广东度过一个“漫长”的上午,去吃早茶吧。吃早茶,一个早上是不够滴。大多数广东人一般会选择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去喝早茶。为啥?当然是要“返工”啦!周一到周五,大人们都要上班,小孩们都要上学,没时间吃啊...

广东人饮早茶喜欢叫上自己的亲戚朋友,什么三大姑八大姨,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去,选择一个大圆桌,点上一桌子好菜,叫上一两壶靓茶,然后从早上八九点喝到中午十点十一点...

身份证谁都有,但你家有祠堂吗?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客家地区大姓小姓皆有祠。在东莞就有客家人聚居的村镇,逢年过节,乔迁添丁,粮食丰收,大小事都得到祠堂祭告。如果赶上大型的祭祀活动,即使身在四川或者海外的族人也会派代表,不远万里地回乡参与。(多嘴说一句,客家人吃饭真的好咸…)

没看赛龙舟之前,你都不知道它有多热血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龙舟是五月初五的电视转播,对东莞人来说,龙舟代表整个五月!农历五月是东莞的龙舟月,等到峰潮和江潮初退,江面宽,水速缓的时候,各镇就会广邀龙舟,赛龙夺锦。这样的活动,当地人叫“龙舟景”,这一天,叫做“景日”。

想象一下吧:龙舟上号子响亮,鼓声震天,两岸彩旗招展,人头攒动。这才是青春啊朋友!(风物君豪气地租了条龙舟,@众大咖,你们准备好热血沸腾了吗? 到时候给你们直播

▲ 龙舟选手在赢得比赛后尽情庆祝。摄影/张村城

黄飞鸿舞狮在佛山,东莞喜欢舞麒麟

舞狮、舞龙电视上都看过,舞麒麟你见过吗?先不说技艺有啥不同,就单说麒麟头的制作,真的就是... 你懂我意思对吧,浓浓的传承味道,手艺的美都体现在这颗“头”上。至于舞麒麟...

▲ 樟木头镇刘屋村的刘金星先生,是麒麟彩扎技艺市级传承人。摄影 / 王宇同

这样吧,预告就先到这,有意思的点很多,先透露这么多,况且大部分的美食我还没讲呢!这里是广东啊各位,你们觉得会少吗?

▲ “莞味”不完全统计。摄影 / Asher

关注@地道风物 官方微博,遇见好吃的能快递的,我就多做几次抽奖。

我会在微博实时跟踪报道,风物君和各位大咖:@阎京生 @董克平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 @史军 @妖妖宁 @朱锐 @🌍北石@刘航就是刘师傅 @大米 @Jeffrey🙃

在东莞的吃喝玩乐..啊不是!文化探访之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