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传:“西泠八家”之黄易
相关推荐
-
以丁敬为例,试析浙派印面形式特征和做印法的关系 /赵明
赵明,1964年5月出生于江苏高邮,现居山东临沂.别署弥坚,又号登堂.以"沐芳斋"."若英堂"颜其书斋.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中国书协会员,中国 ...
-
浙派朱文印风篆刻技巧?拿来吧你!
龙永刚老师作品 老师的篆刻作品常取法于浙派,偶拟周秦两汉,以及元明人印式. 他的刀法干脆俐落,印风精细.工整典雅,其铁线篆多字印具有金石味.书卷气. 综观其印,一切都显得那么干净纯粹,毫无杂念. 龙永 ...
-
倬盦藏印,去触摸那个时代的波澜,五位金石大家九枚印
倬盦藏印,形制不一,全套九枚,却汇集了钱松.张辛.童大年.王禔.方介堪五位金石界大家的作品.其中,王禔.童大年.方介堪俱为杭州西泠印社举足轻重的人物,钱松则是浙派"西泠八家"之一, ...
-
明清时期有哪些篆刻名家与流派?
明清篆刻流派图例 吴门派:文彭 文彭(1498-1573年),今江苏吴县人,字寿承,号三桥,文征明长子,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对文字学.篆刻深有研究,被后人称之为流派篆刻的「鼻祖」.文彭所刻印,早期以象 ...
-
谫论童雪鸿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上)
谫论童雪鸿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 张斌海 内容提要: 著名书画篆刻家童雪鸿先生在艺术进入妙逸境界之际英年早逝,给我们留下了种种遗憾,在他取得的成就中,包含着他付出的超出常人的努力与勤奋.本文试就从童雪鸿先 ...
-
“西泠八家”之黄易作品欣赏
黄易(1744--1802) 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仁和(今杭州)人.树谷子,监生,官济宁同知.尝有声幕府,以诗筒画笔,与簿书迭进,不废风雅.工书,娴熟隶法.隶书摹<校官碑额>,小隶有 ...
-
西泠八家之黄易篆刻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秋影庵主.散花滩人等.浙江仁和(杭州)人.丁敬入室弟子,西泠前四家之一.幼小即知向学,父亲去世后,家贫改习刑名之学,为人做幕僚多年,后官山东兖州府同 ...
-
丁敬、黄易、奚冈、蒋仁…西泠八家原钤原拓让你一次看过瘾!
2019-05-08 10:12·大艺术ART 清代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派"西泠八家, 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 "浙派"治印远宗汉法, 善用切刀,以刀痕出笔意,古拙 ...
-
西泠八家——黄易作品
非经典 不传播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秋影庵主.散花滩人等.浙江仁和(杭州)人.丁敬入室弟子,西泠前四家之一.幼小即知向学,父亲去世后,家贫改习刑名之学,为人做幕僚多年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七——赵之琛
"西泠八家"里有一位篆刻家是印史上颇具争议的,喜欢他的,说他是"天机所到,逸趣横生,故能通两家(陈豫锺.陈鸿寿)之驿,而兼具其美."(清郭麐<补罗迦室印谱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八——钱松
一天,钱松的好友杨岘来见钱松,看到钱松书案上摆着一套<汉铜印丛>,这套书是乾隆17年汪启淑藏辑的,共12册,存印1200册,但钱松这一套只有六册,铅黄凌乱,几近残损,杨岘于是问钱松:&qu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六——陈鸿寿
陈鸿寿名列"西泠八家",说明篆刻成就自然是了得的.但现在文化市场上,影响巨大的却是"曼生壶",显然,陈鸿寿(号曼生)是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曼生壶&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五——陈豫锺
浙派曾风靡全国,影响极大,就算在现在,还有人在后台跟我提问,有没有认识学浙派较好的名家,希望介绍,可见浙派的影响仍在持续,究其缘由,最深的原因还应当是西泠八家这些典型人物太厉害了,一则他们基本上成名立 ...
-
印人传:“西泠八家”之四:奚冈
"西泠八家"是浙派的开创者,也正是因为浙派有这么多印风相近,却又各有特点的印家,浙派才真正成了绵亘中国印坛二百多年的篆刻流派,浙派自清代乾隆年间由丁敬在钱塘(今杭州)开创,&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