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海燕》

(0)

相关推荐

  • 历史有另一张得失榜

    这是有关历史题材的第43篇随笔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37年,张九龄被李隆基贬离长安,任荆州(今湖北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某个月夜,在远离长安的荆州,张九龄抬头望月, ...

  • 诗词笔记: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看一首张九龄的小诗-- 归燕诗 作者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释 海燕,并非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就是指通常我们看 ...

  • 张九龄很经典的一首诗,从开篇到结尾句句惊艳,并且还有多层意思

    张九龄在盛唐文坛和政坛有着极高的地位,其实更是语言朴素,在流传下来的200多篇诗文中,大多都是经典的名篇佳作,尤其是那首<望月怀远>,更是被称为千古名篇,开篇的两句"海上生明月,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初秋忆金、均两弟》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 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 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注: 江渚:江中小洲,亦指江边. 解读: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他政治上极其失意之时,心情郁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解读: 沈德潜认为所谓感遇即"感于心,因于遇,犹庄子之寓言也,与感知遇意自别"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募. 注: 池潢:池塘. 三珠树:即三株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宝树. 矫矫:鸟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暧,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 伊:语气词. 岁寒心:忍耐寒冷的特性. 荐:进奉,进献. 解读: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送广州周判官》

    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 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 里树桄榔出,时禽翡翠来. 观风犹未尽,早晚使车回. 注: 广州:唐时岭南道的首府. 周判官:人不详. 海郡:广州古属南海郡. 蛮落:南蛮部落.古时广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 情人:有情之人. 遥夜:长夜. 竟夕:整夜. 盈手赠:双手捧起来相赠. 解读: 说完了&l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湖口望庐山瀑布》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 虹蜺:彩虹. 灵山:道家称蓬莱山为灵山,此处指庐山. 氤氲:水雾迷蒙的样子. 解读: 同样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赋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晖. 注: 理残机:使用织布机织布. 解读: 诗题是古乐府杂曲歌辞名,从魏晋以后以"自君之出矣"为诗题或诗名的五言诗很多,张九龄这首诗 ...

  • 唐诗解读——王维之《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 居士:在家奉佛之人. 寒更:指寒夜的更鼓声. 传晓箭:报晓. 牖:窗户. 袁安:<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