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田野杂记 |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后记

(0)

相关推荐

  • 与张万有先生的交往(三)

     作者简介 王锋,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人,1959年10月3日生.1980年毕业于昭乌达蒙族师专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先后从事中师.高中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化宣传工作.工作之余,勤于笔耕,曾参编和主编了 ...

  • 历史上的今天 |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逝世

    1938年7月1日,赵元任先生与四位助手在昆明.从左至右分别为吴宗济.杨时逢.董同龢.赵元任.丁声树 1982年2月25日,赵元任逝世于美国,享年90岁.赵元任是我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 ...

  • 实例分享| 学位论文致谢

    译文 我也同样地感谢巴黎第八大学的哈珀恩(L. Halpern)教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主管费勒布瓦(F. Feuillebois)先生,感谢他们评阅了我的博士论文并作为答辩委员会 ...

  • 赵元任:作曲并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英译

    1936年,赵元任亲自献唱,在"百代"唱片公司灌录了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唱片. 教我如何不想她 词:刘半农 曲:赵元任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 ...

  • [新书推介]刘晓亮:《高步瀛历代文举要研究》

    序 徐国荣 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此方侍郎之蕲向也.其功或有不逮,然其志甚可感佩.刘海峰继之而起,姚惜抱光而大之,义法雅洁,神理气味,其论腾嚣,门徒遍于海内.当是时也,"天下文章, ...

  • 行走田野杂记 | 林伦伦:重返溪西【转发】

    五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和太太.溪西小学校友阿红等一起回去了一趟溪西,想看看1974年9月-1975年7月间在那里代课的溪西小学,看看那个还来不及留下深刻印象的乡村现在到底是什么模样. 我在那里代课的时候 ...

  • 【行走在乾县】乾县方言与民俗探究(二)“你吃筵席怕也得拿个帕帕”

    (二)"你吃筵席怕也得拿个帕帕" 这句话是说一些人办事不靠谱,什么也不准备,什么也不摊.我上学的时候有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桌子上没书.没笔.没本子,什么也没有,老师就经常说" ...

  • 【行走在乾县】乾县方言与民俗探究

    乾县方言与民俗探究 乾州蕞娃 乾县的很多方言非常有意思,非常生动形象,对于上年龄的人而言是耳目能详的,但是对于年轻的第一代,他们也许慢慢的就会忘记这些词语,因此,我觉得将这样的一些词语以及其背后的人生 ...

  • 【行走在乾县】乾县方言——引言

    12.乾县方言的研究: 我们不是乾县研究方言的第一人,在此之前,著名戏剧作家.学者范紫东老先生(乾县灵源镇西营寨人),据传因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有所谓学者(戴季陶)来西安发表演讲,却胡说西北人 ...

  • 【行走在乾县】乾县方言及民谣——民谣

    民 谣 民间歌谣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的集中反映,具有浓厚的地域性.时代性.教育性以及娱乐性.一般是由长辈或者儿时伙伴间的口传心授而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多歌谣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最近 ...

  • 【行走在乾县】乾县方言及民谣

    乾县方言及民谣 (一)乾 县 方 言 乾县人有很多方言,外地人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是很难明白的.例如: 在服饰方面:把裤子叫做"服儿"(fu er),把上衣叫做"袄& ...

  • 《一条老街的记忆》之四:生不逢时罗厚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罗海珊的老家在原黄林桥公社高峰大队六小队.现为卸甲坪土家族乡天星堰村,是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罗海珊的父亲罗传家,经过多年含辛茹苦.打拼经营,在天星堰建起一座豪宅大院,大院气气 ...

  • 百川奔涌【诗歌文学网专栏】:陈冉、田野、罗明、雷林波|南粤诗刊-20年总34期

    南粤诗刊 鲸落(外一首) 文/陈冉(安徽) 大海一点一点从身体里流逝 海平面上方那枚暖阳 一滴一滴下滑  归隐黑暗 翻转的弧线闪耀光芒 世界开始混沌中失落 不要打扰 让脚步停下 歧途中寻找最后的归宿 ...

  • 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新修版

    <中国武侠小说史>新修版,罗立群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研究中国武侠小说发展演变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侠的起源.定义.历史源流.文化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