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睁眼画梦•林风眠(下)

睁眼画梦·林风眠(下)
刘晓林
画贵创新,时下艺术家喧嚣超过以往。为什么要创新?有别于他人。为什么要有别于他们?提高影响力。为什么要提到影响力?如此问下去 ,百分之九十九的是为了”画钱”。能创新才怪!?
达芬奇告诉:“到自然中去,做自然的儿子。”石涛也提到:“搜尽奇峰打草稿”。一句话,要“道法自然”。这样,才可以“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世间伟大的发现与创造大多产生于人们发自内心的、无我的、重于生命的精神需求中,艺术更是如此!
林风眠先生在《中国画新论》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西方绘画在描写和构成方法上以模仿自然为能事,常过于机械。中国绘画重视精神,倾向于写意抒情,但表现方法仍有不少局限,结果不能充分“自由地表现情绪上希求。”进而,他认为在绘画手段上(原料、工具、技巧、方法)也不应加以限制。主张东西艺术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他这样想亦这样做,冲破一切束缚、运用一切手段。他潜心捕捉事物的神韵、诗意,重视对阳光、色彩、线条、结构、节奏的感受。在画面中使用色块、将水墨与水粉相融、小,吸取民间瓷器和皮影艺术的元素----先生的创新不是忽发奇想、空穴来风。
我猜想先生的心思:艺术家要有自己独立的心灵、思想空间,但艺术家首先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作品要把创作者(主观)与被描绘事物(客观)的融合统一在一起才行。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可以与人生对话,才可以一窥宇宙之妙,自然可以屹立千秋。创新必须基于此!!
在这里,我说句可能会惹起众怒的话:自以为最先懂得视创新为生命人们,请你们静下心来读一下林凤眠先生有关创新的文字吧!静下心来品一下林凤眠先生那情无不在的作品吧!
有人说中国画会灭亡吗?杞人忧天。不仅仅是画家的林凤眠早就给出了答案:“事实上,不特在革命时期需要艺术,随便在什么时代什么区域,人类存在一天,艺术便需要一天,而且人类越是进化,越感觉到需要艺术更为迫切。这在明了各民族的文化状态、明了全人类的艺术创造者,是不待说的事实。----所以,我们敢说,只要人类的生命仍然存在,只要人类的生命之力一天天强盛,艺术便只有累进律的焕发开展,永没有休息的时候。艺术对于人类的生命力的发挥,犹如科学对于人类探求欲的发挥;艺术对于人类的生命力的满足,犹如衣食住行对于人类生活欲的需求,是永远不会划途自禁地宣告休止的。” (林风眠《前奏》发刊词,1930年。)
繁华过后归于平淡。命运多舛的林风眠先生早已练就了“太极推手”,静水流深,这样才可以成就更高的艺术,这样才可以延长自己的艺术生命。因此,他有很多的才能不被外界所知,甚至被人误解。或曰:不会书法;或曰:不擅文辞。其实大不然,谁让你我孤陋寡闻!有多少人不相信、没到过其他星球,但它们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怎么能被人都理解?
我见过先生为国立艺术院院友录的题名影印,内含筋骨而恬淡雍容内含筋骨,外耀锋芒而折锉槎枿,极富变化之美。“一勺足以知味,何必做汪洋之测!“一夜西风,铁窗寒透,沉沉梦里钟声,诉不尽人间冤苦。铁锁锒铛,憧憧鬼影,瘦骨成堆,向苍天所为何来!”先生身陷囹圄时写过如上的文字。“昨夜西风凋碧树”宋朝晏殊在《蝶恋花》中这样写,先生作“一夜西风”。为什么?一夜实在是不确指的时间,在那特定的年代谁也说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进入“泥淖”之中的!憧憧不仅表示往来不断之意更寓有心神不定的心理状态,“憧憧鬼影”实在是用的精妙!连先生的文字也如此的不废“笔墨”!!
巨匠林风眠,我从先生的作品中读出不可见、不可言之美。你告诉人们艺术第一要美,第二要力;你说了只有自己才搞的懂的“绘画就是绘画”;你能把连峰去天不盈尺的险峻化为一马信蹄踏平川的悠哉。在你、你的艺术前,我的语言岂能尽意!
睁眼画梦,巨匠林风眠。艺术是你,你又绝不仅是艺术!
(0)

相关推荐

  • 胸怀赤子心 归来仍少年——林风眠

    从东方向西方看,从西方向东方看,都可看到屹立的林风眠. 林风眠,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州人.他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毕业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后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筹办国立 ...

  • 那一年,林风眠先生把大量的画冲进了马桶

    林风眠先生对自己艺术要求极其严格 晚年把大量的画冲进了马桶 他画了烧,烧了画 也许这才是大师之道吧 #书画欣赏##生活日记##艺术##遇见艺术#收起

  • 刘晓林:睁眼画梦•林风眠(上)

    睁眼画梦·林风眠(上) 刘晓林 林风眠先生 "我是睁着眼睛在做梦,我的画确是一些梦境."林风眠先生说了这样的话,引起了我的一些想:人们闭着眼睛做梦,很容易!梦中画梦是虚幻之进一步, ...

  • 刘晓林:论画而优则仕

    论画而优则仕 刘晓林 画画好了,影响力大了,提拔你当官去吧!如此,中国大部分的优秀画家很乐意.画而优则仕与学而优则仕一样成为了中国艺术界的一大特色. 当代中国有不少优秀的艺术家,但整体看来中国艺术界的 ...

  • 刘金涛与《八十七神仙卷》刘晓林传为画圣吴...

    刘金涛与<八十七神仙卷> 刘晓林 传为画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能够流传至今,首功在于徐悲鸿先生,次功在于刘金涛先生. 徐先生在香港举办画展,因作家许地山牵线而幸遇<八 ...

  • 百年记忆 ·世纪画梦——林风眠艺术人生在梅开展

    2020年5月18日上午,由梅县区博物馆通过与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州市客侨博物馆.梅县区精宫博物馆合作,联合举办的"百年记忆·世纪画梦-林风眠艺术人生"展览活动在梅县区精宫博物馆一楼 ...

  • 【安徽诗歌●音画诗文】下江南 ▎作者:朵儿兮兮 朗诵:梦儿

    下江南 作者│朵儿兮兮      朗诵│梦 儿 通音律的人,喜欢把故国 放在一支箫里,呜呜地吹 老泪纵横.乌篷船悠悠地晃 周庄和西塘都在晃 月光不晃.守夜人把箫音装在西湖里,湖面就撒了碎银 曲不白听, ...

  • 美国火星直升机睁眼:拍下帅呆的第一幅彩色照片

    美国毅力号火星车携带了一架直升机机智号/创新号(Ingenuity),将于美国当地时间4月11日在火星上首次起飞. 这是人类直升机第一次登陆火星,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太空进行的动力飞行. 目 ...

  • 刘晓林:诗解《金刚经》32首(下)

    诗解<金刚经>32首(下) 刘晓林 诗解金刚经(21) <金刚经>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所述要旨乃"名曰"二字,九天居士文曰: 觉悟空谛慧命长 ...

  • 一只怪鸟站木桩上,让女子以为是木雕,但很快被林鸱睁眼张嘴吓退

    在大自然中,拟态对生物的生存是非常重要,拟态就是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获得更好生存环境,保护自身的现象.近日在哥伦比亚一农场上,一位女子发现农场的木桩上多了一根树枝,可当走近一看,这只木雕立即睁开眼 ...

  • 刘晓林:易经与生命、医学、思维(下)

    易经与生命.医学.思维(下) 刘晓林 癌症之所以被称之为"绝症"就在于我们在力求平衡时却破坏了平衡.因此,解决癌症的根本途径便是使得精神的"阴阳"(认识心态)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