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即得: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勇气
相关推荐
-
潜移默化的教育 ——读《教育的勇气》有感
温馨提示 内心柔软,心怀慈悲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人. 文/3度 图/网络 当我后来思考教育的时候,我同时一直在思考对生命中不可改变的一切的这种尊重.理解.接纳.敬畏. --张文质< ...
-
莱西一中李展飞——《我将选择这样的教育》
几天前,我的一篇文章下面有一条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大意是先把中国的考试制度改了,再谈我文章里提到的问题云云. 我之所以要把这个事拿出来说一下,是因为中国太多这样的"祥林嫂"式的人, ...
-
【武穴回响5】雪猫:每一朵浪花都有激越的梦
每一朵浪花都有激越的梦 --参加全国第二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有感 雪猫(甘肃) (序) 你曾拥有一些英雄的梦想,好象黑夜里面温暖的灯光,不管我们生命中会幸运地遇到多少天 ...
-
熊芳芳辞职,一位中师生的逆袭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
-
【预热·首届回声】我们,在行走中相遇——全国第一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活动小记
我们,在行走中相遇 --全国第一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活动小记 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幼儿园 闵英 王丽琴课例研究小组 静极思动际,恰逢坊主问询是否愿同往四川绵阳参加全 ...
-
《直指生命的臻美教育》精彩片段(一)
一 生命 教育的精彩在于直接面对生命,面对生命的鲜活与尴尬.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生命的教育.成全人的教育. 抛开生命本能的这些东西,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教点什么. 野花何曾有人侍弄,不也一样疯长吗?教育是营 ...
-
生命化教育:从回到每个人开始
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随笔作家,生命化教育倡导者.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以其对"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创办"1+1读书俱乐部""1+1教 ...
-
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
拥有教学的勇气: 有些教师常常为教学而痛苦,为教学设计时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为课堂上无法激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时不能作出迅捷明智的引导,为苦心孤诣的教育却看不到相应的效果--甚至没有再教 ...
-
【江西】张淞祺《生命的强者》指导老师:李老师
生命的强者 厚德外国语学校四年级 张淞祺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是宝贵的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这是巴金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感悟,给了我无限 ...
-
对话张文质:生命化教育——从回到每个人开始
彼此陪伴,相互成全 刀哥陪你看教育 生命化教育--从回到每个人开始 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随笔作家,生命化教育倡导者.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以其对"生命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 ...
-
张小虎老师的一针疗法2021年5月3-7日(1)
张小虎老师的一针疗法2021年5月3-7日(1)
-
《新京都文艺》作者:张传喜《生命在于运动》(外一首)总784期②2021年134期②
请点⤴ 新京都文艺关注公众号! 喜欢常来看看!这里有您更精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生命在于运动 作者:张传喜 运动本是生命源,若要体健日日练. 舒筋活络身舒展,体轻目明人乐观. 运动本是 ...
-
张文质:如果只有唯一的身份,我愿是个写作者
---------------- 听,文质说 写作 是每一个人的通用能力 前几天在上海,一个中学生跟我聊天,问了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其实这个有趣的问题也是最简单的问题):你最想做什么?如果你只能做一件 ...
-
帝国灭亡后的德意志(14)希特勒拯救老师的生命,却挽不回他的灵魂
经过1942年的转折,法西斯国家现在是全世界处处吃瘪了.而在1943年他们只有吃瘪吃得更厉害,因为反法西斯国家越来越强大了.5月,英法联军攻占突尼斯,俘虏20多万德意军.法西斯军队被彻底赶出非洲.这样 ...
-
张雪峰老师:请注意!这份名单上的高校才是正规的
距离高考还有45天. 最近,很多家长问我中外合作办学要不要考虑? 中外合作办学是怎么招生的? 学费贵那含金量是不是也对应的更高? 是不是所有的合作办学都能有出国机会? 最后的毕业证书可以拿到合作的国外 ...
-
玉兔迎新---张健老师参加晒石会作品
2020年春节快乐 新春寄语 值新春佳节临近,和广大关心支持微信公众号"北红玛瑙石"的石友们一起,我们送走了金猪,迎来了吉鼠.在这里,采石翁向各位石友道一声:新年好! 2019年是 ...
-
小学生作文《我的愿望》,老师看完哭笑不得:当老师还有生命危险?
小学阶段的功课,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每天的作业都是简单的默写和计算,不过有一类作业,让很多小学生很是头疼,那就是--"作文". 这也比较好理解,低年级的孩子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