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动物模型实验技术原理
相关推荐
-
BBI:肝X受体通过调节海马脑区小胶质细胞和突触可塑性来预防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
抑郁症是一种长期持续的情绪障碍,神经炎症的调节机制被认为在抑郁症的生理病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前期研究表明,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 LXRs)可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神经炎 ...
-
甜叶菊的功效与作用 | 有效性与不利性
甜叶菊是一种草本植物,它和它的提取物被用作甜味剂,以每克为基础,它们大约是糖的200-300倍甜.甜叶菊可能具有稍微苦的余味,在食品中不经常使用,并且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 在低剂量下,甜菊糖的消耗似乎 ...
-
小动物常规麻醉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通常在诱导麻醉前的20-40min内通过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来完成.从逻辑上讲,麻醉前用药非常重要,因为药物可以使患病动物保持镇静或平静,降低所需的身体制动强度,以便安置留置针.重要的是,麻醉 ...
-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实验技术原理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结扎胆总管人为造成肝外胆道梗阻,引起梗阻部位以上胆管扩张,肝细胞浆内胆色素沉积,肝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胆管淤阻.胆栓形成,汇管区胆管扩张,小胆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小叶改建.将Wist ...
-
脑损伤动物模型实验技术原理
脑损伤动物模型造模: 1. 打击前先记录大鼠每分钟呼吸频率,测试大鼠角膜反射.疼痛反射.外耳道刺激反应.翻正反射,并记录大鼠的精神运动情况及有无竖尾.大小便失禁等. 2. 将完全清醒的大鼠固定在脑损伤 ...
-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实验技术原理
骨质疏松模型实验方法:雌性实验大鼠按4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2%PN麻醉,无菌下腹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腹肌腹膜后进腹,丝线结扎卵巢后并摘除.缝合切口前腹腔内注入万古霉素10万U.造模后大鼠常 ...
-
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动物模型实验技术原理
(1)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 造模前喂养 I型糖尿病:大鼠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两周后可造模. II型糖尿病:高脂饮食诱导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前喂养高脂饲料,诱发出胰岛素 给 ...
-
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实验技术原理
(1)复制方法 体重为80-100g的雄性大鼠,按3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麻醉,将麻醉后的动物俯卧固定于手术板上,背腹部手术区域常规**及去毛.经背部作手术切口,进腹后用4-0号线结扎肾门 ...
-
荷瘤鼠动物模型构建实验技术原理
(1)荷瘤鼠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皮下成瘤模型:把肿瘤细胞接种到裸鼠的前肢腋下或背部皮下等位置,观察成瘤结果,是肿瘤成瘤研究中*常用的模型.裸鼠是具有一定缺陷的小鼠,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将肿瘤细胞移植到裸鼠皮 ...
-
植物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植物遗传转化是指将基因或质粒转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植物遗传转化不仅是深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必要的生物技术手段,还是服务于现代农业以引进和选育优良性状的有力工具.目前常用的的植物遗传转化 ...
-
大豆(Glycine max)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大豆(Glycine max)是一年生草本豆科植物,起源于东亚.它的种子和豆荚都可食用,是人类重要的油和蛋白质来源.另外,大豆还是研究植物各种生理功能如固氮和互利共生等的模式植物.因此,大豆被认为是世 ...
-
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原理
蒺藜苜蓿遗传转化一般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携带有目标基因的农杆菌与苜蓿外植体共培养,诱导愈伤组织进行植株再生. 使用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基因型R108-1的叶或根做外植体(图1). 图1. 农杆菌介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