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连载

咳    嗽

一、咳嗽捷径方

[组成]款冬花60克。

[用法]于无风处烧之,以笔管吸烟咽下,即用美?压下。

[功效]肃肺止咳。

[主治]久嗽不止。

[来源]《证治汇补》

二、清宁膏

[组成]生地300克、麦冬300克、橘红90克、桔梗60克、薏苡仁240克、川贝母60克、龙眼肉240克、苏州薄荷叶末15克。

[用法]用水煎膏,将薏仁、贝母、薄荷为末,拌入膏中。噙化,缓缓咽下。

[功效]润肺不伤脾,补脾不碍肺。

[主治]痨嗽吐血,极效。

[来源]《证治汇补》

三、劫嗽方

[组成]诃子、五味子、风化硝、五倍子各等分、甘草减半。

[用法]水煎服,稳卧。

[功效]敛肺止咳开音。

[主治]肺气耗散,久咳失音。

[来源]《证治汇补》

痰    证

一、新制润下丸

[组成]陈皮(以盐水拌煮透,晒干为末)12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水酒糊丸绿豆大,清茶下。

[功效]降痰,极效。

[来源]《证治汇补》

二、三花神佑丸

[组成]甘遂、大戟、芫花各15克、黑草牛60克、大黄30克、轻粉30克。

[用法]滴水丸小豆大。先服3丸,后2丸,以利为度。

[功效]攻逐痰水。

[主治]一切湿热,积成痰饮,变生体麻肢痹,走注疼痛,风痰诞嗽,气壅不行。

[来源]《证治汇补》

证    虫

一、遇仙丹

[组成]白黑丑(头末)60克、槟榔30克、三棱、蓬莪术各15克、牙皂9克。

[用法]为末,糖拌。小儿3克,大人9克,糖汤送下,空山服。是白绝食,待虫下行,然后用薄粥汤。

[主治]虫症如神。

[来源]《证治汇补》

二、虫病秘方

[组成]青皮、陈皮、三棱、蓬莪术、香附、槟榔、藿香各3克、益智1.5克、官桂1.2克、桔梗2.4克、大黄4.5克、甘草0.6克。

[用法]水煎,露一宿。五更空心温服,不得须少饮食,不然则药力减而虫不行。

[主治]诸般痞积,面色萎黄,肌体羸瘦,四肢无力,及食生冷壁泥荼炭碱辣等物。

[来源]《证治汇补》

其    它

一、通神散

[组成]白僵蚕7枚。

[用法]焙研为末,生姜汁调服。立吐风痰,少时用7枚,依法吐之,仍用煨熟大黄,含津咽下。若口不开者,用僵蚕煎汁,以竹管灌入鼻中,男左女右。

[功效]豁痰开窍。

[主治]中风痰诞壅塞,用此吐之。

[来源]《证治汇补》

二、不二饮

[组成]柴胡、黄芩、常山、知母、芍药、槟榔、青皮、甘草。

[用法]水酒各300毫升煎,露一宿。五更时服。忌热茶汤饭1日。

[功效]和解表里,祛邪截疟。

[主治]疟在阳分,三四发后,人壮可截者。

[来源]《证治汇补》

三、四苓散

[组成]白术3克、茯苓、泽泻各4.5克、猪苓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

[主治]湿气在中,清浊溷乱,小便短少,大便溏泻。

[来源]《证治汇补》

四、肿满外治法

[组成]水蓼花、皮硝、牙皂、大黄各15克、生姜10片、葱、蒜各7枚、莱菔子9克、栀子15克。

[用法]捣烂作一大膏药。贴脐腹上,外用绵絮裹暖。

[功效]攻下利水。

[主治]肿满。

[来源]《证治汇补》

五、新制方

[组成]半夏30克、大黄60克、天麻、黄芩各18克、薄荷9克、甘草9克。

[用法]水泛丸,临卧,清茶吞6克,以痰利为度

[功效]清上导下。

[主治]雷头风病。

[来源]《证治汇补》

六、秘传黑虎丹

[组成]真牛黄3克、真阿魏3克、南木香15克、真雷丸15克、鸡肫皮(用线鸡肫皮洗净焙干)6克。

[用法]将药研细末,使君子去壳研末60克,加前药21克,将区罗白面打糊丸,如梧子大,听用。初服,起于四更时,用砂糖水化吞,若壮盛者服7.5克,虚弱者服6克。

[功效]祛杀痨虫。

[主治]下诸般痨虫,从大便中出,视其中黄白者可治,青黑者不治。

[来源]《证治汇补》

七、黑奴丸

[组成]黄芩、釜底煤、芒硝、麻黄、灶突黑、梁上尘、小麦奴各30克、大黄36克。

[用法]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新汲水化下。饮尽当足寒汗出13瘥。若时倾不汗出,再服1丸。见微利,若不大渴,不可与此药。

[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主治]热毒发斑,烦躁大渴倍常,时行热病。六七日未得汗,脉洪大而数,面赤目胀,身痈大热,狂躁欲走,又五六日以上不解,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为坏伤寒病,医所不治,弃为死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暖,拨开其口灌药下咽即活。

[来源]《证治汇补》

八、三建汤

[组成]川乌、附子、天雄等分。

[用法]生姜水逾服。

[功效]散寒邪祛。

[主治]治中寒六脉不到,而太溪冲阳尚未绝者。

[来源]《证治汇补》

九、白雪糕

[组成]白茯苓、怀山药、芡实仁、莲肉(去心皮)各120克(共为末)、陈仓米15克、白砂糖725克。

[用法]先将药米二末用麻布袋盛放甑内,蒸极热,取出,入白砂糖,同搅匀,印饼晒干。男妇小儿,任意取食。

[功效]养元气,健脾胃,生肌肉,润皮肤,溢血秘精,安神定智,壮筋力,养精神,进饮食,功同参苓白术散。

[主治]虚弱。

[来源]《证治汇补》

十、妙香散

[组成]龙骨、益智仁、人参各30克、茯苓、远志、茯神各15克、朱砂、甘草各6克。

[用法]为末,每服6克,空心温酒下。

[功效]益气养心,安神摄精。

[主治]心虚神弱,不能摄肾而精遗。

[来源]《证治汇补》

十一、江漂风

[组成]江漂(炒)、左盘龙、僵蚕(野鸭粪炒)各15克、雄黄(水飞)3克、蜈蚣1对。

[用法]加巴霜15克,烧饭为丸,朱砂为衣,丸桐子大。每服6克,未下再进,以利为度。

[功效]搜风通络,清热安神。

[主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热在里者。

[来源]《证治汇补》

十二、新制阴阳攻积散

[组成]吴茱萸(炮)、干姜(炒)、官桂!川乌(炮)各30克、黄连(炒)、半夏、橘红、茯苓、槟榔、厚朴、沉香、琥珀(另研)、桔梗各24克、巴霜(另研)15克。

[用法]未之,皂角水煎汁泛丸绿豆大。每服2.4克,渐加4.5克,姜汤送下。

[主治]积聚癓瘕痃癖盅血痰食,不问阴阳皆效。

[来源]《证治汇补》

十三、黄芪汤

[组成]黄芪、陈皮各15克。

[用法]为末,每9克用麻仁8毫升,研烂,投入100毫升,取浆去渣,煎候乳起,入白蜜20毫升再煎,今沸,调药。空心服。称甚者两服愈。

[主治]老人便涩。

[来源]《证治汇补》

十四、清肺散

[组成]桑白皮、桔黄芩(酒炒)各3克、生甘草0.9克、辛夷花3克、苦桔梗3克、凤凰壳(煅,临吃调)1个。

[用法]水1000毫升,加灯芯12茎煎服。

[主治]鼻中作痒,清晨打嚏,至午方住,明日亦然。

[来源]《证治汇补》

十五、喉痹捷径法

[组成]鲜杜牛膝根1握、艾叶7片。

[用法]捣和,人乳汁。灌入鼻中,须臾痰诞从口鼻而出。

[主治]喉痹乳蛾。

[来源]《证治汇补》

十六、红豆丸

[组成]丁香、胡椒、砂仁、红豆各20粒。

[用法]姜汁糊丸,以大枣去核填药,面裹煨热,细嚼白滚汤下。

[主治]胃气久虚,大寒呕吐。

[来源]《证治汇补》

十七、九伯饼

[组成]南星(姜汁制炮7次)、人参各9克、半夏(姜汁洗7次)、枯矾、枳实(麸炒7次)、厚朴(姜炒)、甘草各15克、木香12克、豆豉30克、阿魏9克。

[用法]为末,老米打糊为饼,如钱大,瓦上焙干,露过。每服1饼,细嚼,以姜煎平胃散下。

[主治]反胃,饮食不下,下即吐痰涎。

[来源]《证治汇补》

十八、二神丸

[组成]补骨脂(炒)120克、肉果(生用)60克。

[用法]为末,枣子50枚,生姜120克,同切片,煮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以肉研入药,和丸梧大,每服6克。

[主治]伤食。

[来源]《证治汇补》

十九、栀子解郁方

[组成]栀子。

[用法]炒黑为末,以姜汁入汤同煎,炊之。

[功效]解郁泻火。

[主治]治气有余便是火之症,此药能解五脏结气,益少阴阳血。

[来源]《证治汇补》

二十、气郁汤

[组成]香附、苍术、橘红、半夏各4.5克、贝母、茯苓、抚芎、山栀、苏子、甘草、木香、槟榔各1.5克。

[用法]加美5片,水煎服。

[主治]郁怒,气滞胸膈不行,胀满暖气作酸。

[来源]《证治汇补》

二十一、茱莲丸

[组成]黄连30克、黄芩、陈皮、吴茱萸各15克、苍术21克。

[用法]神曲糊丸,每服6克,白汤下。

[主治]吞酸吐水,更兼胸胁病者。

[来源]《证治汇补》

二十二、久聋捷径法

[组成]酒800毫升、故铁500克、磁石60克。

[用法]用酒800毫升,入故铁500克,煮一炷香,投磁石60克,研末浸酒中3日。令病人醉饮,复以绵裹磁石一块纳入耳中,覆头一卧,酒醒即愈。

[主治]久聋。又治虚症。

[来源]《证治汇补》

二十三、风病擦药秘方

[组成]真柏油60克(煎滾黑色去渣)、林风子肉30克(捣)、桃仁15克(去皮)、杏仁15克(去皮及尖)、水银4.5克(研3味内)、轻粉4.5克、樟脑3克、牛黄0.3克、冰片0.3克、麝香0.15克。

[用法]前五味候油冷未冻调和,后五味研细,候油冻,捣和合好,埋土中1日夜,去火气。用指蘸擦患处,1日擦2次,10日见效。

[功效]解毒消肿。

[主治]风症肿热,或如云头,或如癣,或成块,或斑疹不穿烂者。

[来源]《证治汇补》

   点个”看“并转发,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如需要了解更多秘方内容,可关注后点屏幕左下角小键盘输入病症名称(验方不断更新中)

:催乳、痛风、失眠、痛经、调经、排石、腹泻、积食、阑尾炎、甲状腺、减肥、腹胀、去腐生肌、早泄、牛皮癣、腰间盘突出、不孕、青春痘、疱疹、结肠炎、扁平疣、腮腺炎、冻疮、肛周脓肿、乳腺炎、打鼾、高血脂、丰胸、冠心病、头痛、癫痫、子宫肌瘤、祛斑、壮阳、甲状腺、狐臭、宫颈炎、前列腺炎、手足冰冷、淋巴结、股骨头坏死、小儿遗尿、口疮、牙齿、月经不调、胃病、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咽炎等。

(0)

相关推荐

  • 『呼吸系统』4个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中药方剂

    大叶性肺炎,又名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那么,大叶性肺炎怎么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4个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中药 ...

  • 治疗痰浊瘀闭证中风

    涤痰汤一方 [来源]<奇效良方>卷一. [组成]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2.5克 枳实(麸炒) 茯苓(去皮)各6克 橘红4.5克 石菖蒲 人参各3克 竹茹2.1克 甘草1.5克 [ ...

  • 祖传偏方:『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连载之一

    祖传偏方:『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连载之一 不知名的插画师 1周前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 ...

  • 『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收藏好】

    头痛 一.定风去晕丹 [组成] 熟地27克.山茱萸12克.山药9克.北五味6克.麦冬6克.元参9克!川芎9克.当归9克.葳蕤21克. [用法] 煎服.[功效] 补肾养阴. [主治] 头痛者,肾水不足而 ...

  • 『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

    头痛 一.定风去晕丹 [组成] 熟地27克.山茱萸12克.山药9克.北五味6克.麦冬6克.元参9克!川芎9克.当归9克.葳蕤21克. [用法] 煎服.[功效] 补肾养阴. [主治] 头痛者,肾水不足而 ...

  • 『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连载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头痛 一.定风去晕丹 [组成] 熟地27克 ...

  • 『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连载之四

    痰证 一.伸膈汤[组成]栝蒌9克.半夏9克.枳壳3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 [功效]宽胸化痰散结. [主治]人有痰在膈上,大满大实,气塞不能伸,药怯而不得下,人以为邪在上也,谁知是邪在下乎. [ ...

  • 『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连载之二

    汗证 一.敛汗汤 [组成] 黄芪30克!麦冬15克.北五味6克!桑叶14片.[用法] 水煎服.[功效]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主治] 人有大病之后,无过而遍身出汗,日以为常,人以为内热发汗也,谁知是阳 ...

  • 『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连载之六

    六.强记汤 [组成]熟地.麦冬.生枣仁各30克.远志6克.[用法]水煎服,30剂不忘. [功效]滋肾益精.[主治]人有老年而健忘者,近事多不记忆,虽人述其前事,犹若??然,此真健忘之极也,人以为心血之 ...

  • 『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连载之五

    疝气 一.扶正祛疝汤 [组成]杜仲15克(捣汁,以凉水浣之,取汁300毫升).沙参21克.肉桂3克.桂枝3克.小茴香3克.橘核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扶正祛疝.[主治]狐疝者,日间缩在囊之上 ...

  • 『大清名方』大清名医名方连载之三

    便秘 一.暖阳汤 [组成] 白术.肉苁蓉各30克.附子3克. [用法] 水煎服.[主治] 人有大便闭结,小腹作痛,胸中嗳气,畏寒畏冷,喜欢热汤,人以为衰闭结也,谁知是肾火之微乎. [来源] <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