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播报:河南+东北三省难兄难弟,产、销、疫区致猪价再分化

大家好!欢迎观看最新最热养猪行情资讯,就来《养殖的一些事》,赶快“点击关注”,千万莫错过哟!

纵观全国今日猪价五跌二十平一涨,整体趋于持平态势,华中,东北区域再次震荡下跌,上涨地区甚少。从全国来看,最低价是辽宁省5.2元/斤,吉林5.4元/斤,河南5.5元/斤,黑龙江5.7元/斤,最高价是浙江省又上涨到10.3元/斤。

中国畜牧业监测预警网统计数据,就数据显示生猪存栏指数已经连续5个月呈下降趋势,目前生猪存栏指数已经大幅低于2017年同期水平,通俗的来说就是目前生猪存栏量甚至还没有2017年多。生猪供应的严重不足为何现在猪价还依然这么低?现在影响猪价上涨的最直接因素就是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限制跨省调运就导致生猪的消费和生产不能对接,有猪不能卖,有钱不能买肉吃!

预计生猪价格上涨是必然的,但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上涨?就目前来看,猪价上涨的前提是生猪禁运令的解除,只有疫情得以控制,生猪屠宰场、跨省调运才能逐步放松,生猪交易市场才能逐步恢复正常。假设疫情不在发展,那么在10-11月份生猪市场会逐渐恢复,在12月份的中旬生猪价格会再一次大幅上涨,涨价幅度绝对是空前的,全国均价有望突破8元,部分地区10元以上,也算是给2018年这个养猪人多灾多祸的一年,一点最后的安慰!

《今日猪价播报》

《近期养猪要闻》

养猪要闻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赴蒙黑吉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督查

为落实国务院防控非洲猪瘟专题会议要求,9月18-21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安部、卫生健康委组成第一联合督查组,赴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督查。督查组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各地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疫病防控和生产供应两手抓,强化思想认识,逐级压实责任,将非洲猪瘟防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场、到村、到户、到人。

联合督查组先后对中俄交界的边境口岸、高速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点、无害化处理厂、养殖场等关键场所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向三个省(区)人民政府进行了反馈。9月20日,吉林省公主岭市疫情发生当天,于康震率联合督查组赶赴现场指导疫情处置工作。他要求,各地一旦发生疫情,必须第一时间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必须从严从速启动应急响应,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扑灭疫情,拔除疫点,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他指出,各地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生产经营者主体防疫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彻底杜绝责任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现象,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切实维护好养殖业生产安全、生猪产品市场供给和社会稳定。

养猪要闻二:亿万农民有了自己的节日!背后有这样一层深意?

时逢中秋、节气秋分,9月23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生产能力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茶叶蔬菜水果总产量位居世界首位。2016年蔬菜产量是79780万吨,水果产量为28351万吨,稳居世界第一。2017年的水产品的产量,为6938万吨。

章弘:给农民设立节日是重视“三农”的体现,新农民要有文化 学科技 懂市场

财经评论员章弘:秋分时节来临,设立这个节日,我觉得是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恩。秋天,农民辛勤收割和劳作,这个节日体现了中央对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重视,也会激发农民热爱自己的职业和产业,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养猪要闻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翩然而至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农民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脊梁。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意义重大,全社会高度关注。如何办好丰收节,把节日办出特色、办出内涵?作为丰收节的主要组织者,农业农村部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因地制宜办节日、节俭热烈办节日、开放搞活办节日,牵头组成“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创造,将活动重心下沉到县乡村,真正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

“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丰收节能否办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同时,‘中国农民丰收节’既属于农民,也属于全社会,甚至属于全世界。要用开放的思维办节过节,让全社会、全民都参与进来。”

丰收节前夕,中国农业农村部组织评选了包括100个品牌农产品、100个特色村寨、100个乡村文化活动、100个乡村美食、100个乡村旅游线路在内的“5个100”,涉及乡村美景、美食、文化、品牌,涵盖生产、生活、生态等内容。

当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接待16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200亿元,同比增长15%。“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而丰收节的到来,又为越来越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又添了一把柴,让城乡居民可以在不同时节到各地乡村乐享田园生活、品鉴农家美食、体验农耕乐趣、感知民俗风情、品读乡土文化。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当农村延续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与美景、凝结了无数辛勤与智慧的丰收果实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遇上身在城市根在乡村的人们“归园田居”的渴望,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成了可以实现双方心愿的神奇“法宝”。

《养殖的一些事》欢迎大家尽情来发表个人观点,也可以在留言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小编顺祝各位客官天天开心,养殖发发发,快乐生活每一天!

免责声明

1、以上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2、我们尊重原创,转载信息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处理。

3、若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联系小编,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