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白的梦游诗谈起 | 沈鸿鑫
相关推荐
-
【北梦南缘】第142期,知名诗人石钧(龙角生)先生近作欣赏
知名诗人石钧(龙角生)先生近作欣赏 石钧先生近作欣赏 作者简介: ● 北梦南缘文学社编制: ● 顾 问:陈劲煌 龙角生 ● 社 长:耕闲客 ● 副社长:随波不流 刘玉恒 ● 主 编: ...
-
每日一诗:10|梦李白二首 其二
每日背诵默写一首唐诗 10|梦李白二首 其二 唐·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侷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掻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 ...
-
每日读诗:09|梦李白二首其一
每日背诵默写一首唐诗 09|梦李白二首 其一 唐|杜甫 死别以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 ...
-
从李白的梦游诗谈起
作家往往喜欢写"梦",<红楼梦><梅花梦><蝴蝶梦><邯郸梦>等等,不一而足.有时他们还会写自己梦境中的所见所闻及游历的情形,梦游诗 ...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这首诗藏得真深,原来有关爱情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是诗坛上最有名气的诗人,这几乎是人们公认的结论.那么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也如他本人一样,属于人尽皆知的名作. ...
-
张三丰品评李白、苏轼诗,他说曾与他们“往来旷野”
张三丰说,诗是人心中灵性的流露:歌诗不同,灵性各异. 他称李白和苏轼是仙才,其诗有仙之灵性. 他说李白在诗中流露的灵性是"飘逸".如李白在<洞天歌>中云-- " ...
-
李白这首诗把离别写得太美了,最后两句手法高妙,千年来难以超越
众所周知,李白有两首非常有名的赠别诗,一首是他自己临行时赠给忽悠了他的汪伦的,另一首是他送孟浩然而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一句写景的诗句被人评为"千古丽句":&qu ...
-
三星堆未解之谜,被李白一句诗点破?难道诗仙真来自另一个世界?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自古以来,巴蜀之地就是古代帝王必争的一块领土,早在先秦时期,就是一个地区名和地 ...
-
李白一首诗 | 《长歌行》
长歌行 [唐]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
-
李白这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特别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由于求学.游历.征召等原因,古代文人绝大多数年纪轻轻就远离了家乡.再加上古代交通的极不发达,一旦离开家乡,便意味着长时间的奔波和漂泊,甚至会像贺知章一样"少小离家老大回" ...
-
李白一首诗 | 《山中问答》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 文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 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 ...
-
李白一首诗道尽世态炎凉,只可惜懂得再多做人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李白有<行路难>三首,其三如下: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