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朝圣序篇1-武当山

李人毅推荐
2016/06/17

觉圣入藏前我们通过电话,五十天归来后,让我看到的是图文版的朝圣纪实。

这组纪实十分宏阔,有三十多篇。形式以图造势,以文为骨,串起人文风貌,尽展佛域景观。看来作者是有备而去,有感而发,所以才令人感动。

征得觉圣同意,我将在印象水墨平台上首发这组纪实,以便引起大家关注。

我之所以倾力举荐这一专题,还在于对觉圣的文笔的赞赏,更希望他能够形成文学、美术双修的艺术生态。

当然最受感染的还是读他的朝圣隨笔,每篇都在纪事和抒发中有新的亮点,而且行文通畅,毫无生涩之感,很有文学天份。可想,一个擅长形象思维的画家,一旦有了逻辑思维的阐发,就完全可能一发而不可收了。

现在,还是跟着觉圣"导游",走进这次文化之旅,相信会有着不同的收获。

觉圣与李人毅2014年在五台山下

西藏朝圣序篇1-武当山

作者:觉圣

我不是个潇洒的人,所以做不出太潇洒的事,我是个不懂浪漫的人,所以许多人和我一起觉得乏味无聊。我不是个爱热闹的人,所以喜欢躲在不热闹的地方,我不是一个太喜欢花钱的人,所以也不去想着去挣钱,我是一个情感上不成熟的人,所以情感生活幼儿园一般,我是个除了画画什么爱好都沒有的人,所以睁眼到睡觉之间除了画画还是画画,我是一个喜欢亲近寺院的人,所以最终会皈依佛门。

(朝圣成员:左2艺术家李泉(江西),右1艺术家谢永(云南)左4艺术家张琳(四川)右3艺术家程建坤(景德镇)左1摄影家匡瑄(上海)左3艺术品鉴赏、收藏家,摄影家张永康(上海)右2画者,行者,觉圣(天津))

今天朝圣八大神山即将启程,从千年古镇出发,带着希望,带着幻想,带着热情,带着憧憬,带着信仰,带着崇拜,带着敬仰,带着探索,奔向神秘的大美西藏,奔向那无人的可可西里,奔向那海拔都在五千以上的每座神山……

将要朝圣的西藏八大神山:

1:苯日神山,海拔4500米

2:墨尔多神山,海拔4820米

3: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10米

4:阿尼玛卿神山, 海拔6282米

5:冈仁波齐,海拔5630米

6:尕朵觉沃神山,海拔5470米

7:雅拉香波神山,海拔5820米

8:喜玛拉雅山,海拔8844米

晚上六点到达武當山,行程780公里,下榻武當山回龙观的武术学校,校长陈师宇带我们一行从一条险路上开到了武校的后山处,从山坡上下到院里。

陈师宇大师夜授太极秘笈

深夜练功的外国学生

尚武精神处处可见

刚建好的学员接待处,最亲近大自然,接地气的住处,干净,卫生。

回龙观的残墙断壁,见证着武当的历史,见证着武当的辉煌,也见证着……

来自各国各地,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早餐

狗狗很配合

外国学生的“隐观”

连夜传授功夫

太极讲究中正

太极讲究“内敛”

“中正”还是用圆来体现,那里是边缘看不到,那里是起始看不到,这个“圆”从那看都是“中”的,从那看都是“正”的。

从腰到手要随着势转,看不到直线,永远是在圆的轨迹产生,厚重、厚实来自于大地,要沉下来,中正,圆才产生合协,统一。

动作不向外求,要求内聚,一招一式是从脚下的气向上自然形成的,从扎根于地面形成的势,是厚重的,太极讲究整体,力发于腰部,腰部的运动才是真正的核心。

太极图是圆的,是柔和的,平衡的,中正的,是可以破一切坚硬的东西。

势过了就散,所有的动作要在规矩之内,在膝盖之间,要聚不要散。

要用腰去带动手的轨迹,是自然而至,而非手上做动作,即不能过,又不可不到位。

打拳攻防转换的意识要时刻有,练功时要当无人似有人,守住中门,不可跑偏。

要有聚,有收,象我们人一样,年龄越大越知道收敛。

左右手要相互支持,相互体现,任何动作从阴阳里区分,从君臣里平衡。

坠肘是在平线上求得的一种曲线的的优美与变化,不可高于肩也不可低下去,分寸要拿捏的到位。

最重要的是在收的状态下还不失扩张的气势,有点中国画勾线行笔的状态,行走中下按的笔锋内有一股上提的气在里面运转。

高手表现为,招术虽不展现,但内里却包容一切了。

开始可以求大,求过。此目的是为了用夸张的动作记忆,但越往后越要求收,收的同时不失气势,象一个高人站在你面前,虽然一言不发,但透出的气势却咄咄逼人,完全是内在,含而不露的气度。

太极拳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动作都是在微妙中变化着,高手是看似无招胜有招。

向外求的一定是散的,向内求的才是聚的。

完全正的东西看上去是生硬的,在正的感觉上有一点偏,偏的里面又有一点点正的,这样才是最佳状态,也最符合太极的阴阳,阴中有阳,阴中有阴。

要势势相连

要气韵贯穿始终

左手永远配合右手,因为左手为阴,右手为阳,就好比臣永远要配合君,所以左右手不能太远,君臣之间造成不合协,君臣之间要形成一个整体才会有力量。

太极里暗藏玄机,短短的几个小时,己感受到它内在力量的强大,当人拳合而为一时,人就是拳,拳就是人的境界现前,我相信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的了。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道法自然,顺应天道的人和事越来越见不到了。觉圣随笔于2016/6/8

作者觉圣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五台山佛教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中央书画院山西分院执行院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