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王应虎《麦子(组章之一)》
相关推荐
-
以收割的名义回家 || 杨明杰(甘肃天水)
以收割的名义回家 文/杨明杰 编辑/落英小桥 太阳火辣辣地发着毒誓 把夜的眼晴吞噬 母亲一次次 催我回家收割的电话 像麦芒又尖又快 一次次刺痛我的心 明知道家里多年已没有麦子可割 但回家收割的心从来没 ...
-
“谷神杯” 全国诗歌大赛现代诗复赛作品公告(一)
"谷神杯"诗歌大赛 "谷神杯"诗歌大赛 "诗言志",诗歌的意义,不仅是情感的抒发,而且也是思想的体现.为了积极宣传粮食安全,提高珍惜粮食觉悟 ...
-
品读 | 杨建英:守望麦田
守望麦田 作者:杨建英 南方人喜欢吃米,一天不吃,腰疼. 北方人喜吃面食,一天不吃,腿软. 南方广植水稻,把能种好水稻的袁隆平,尊为"当代神农": 北方广植小麦,能种好麦子的遍地都 ...
-
抽穗时节的麦田
梁东方 在北方,麦子抽穗的时候,是南方很难见到的美. 千万棵麦子一起抽穗,叶子还能遮挡住小小的穗头,笼统地看上去仿佛还都是叶子.但是有的地块,带着麦芒的穗头却也已经能被看到,一个一个的麦芒已经能联合起 ...
-
小麦,想说爱你不容易
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终于在粜完今年的麦子后犹豫着说:要不今年不种麦子了. 我长出了一口气,心情稍微放松:关于小麦的记忆,从我记事起收获的喜悦没多少,心酸的往事却总是一幕幕从眼前浮现,除了小麦做成的面食,其 ...
-
麦子黄了,你还记得麦垛的样子吗
7月初,杏子发黄,玉米开花,也是甘肃中西部等地区麦子成熟的季节. 记得十多年前麦子都是人工割,甚至有一种收割麦子的职业"麦客",曾经我也"割"过麦子,也&quo ...
-
母亲的最后一场麦收
昨天(2021年6月7日),我们送别母亲,她和父亲终于又团聚了,天堂的爹娘从此互不寂寞. "苍天为证慈母爱如海深,大地可鉴孝子痛比渊沉."这是我代表晚辈写给母亲的挽联,悬挂在灵堂之 ...
-
一粒麦子的记忆
我们麦子家族族群兴旺, 亲属众多, 有大麦.小麦.燕麦.荞麦等,是庄稼里的望族.一粒粒籽实,比汗珠儿大不了多少,却是土地根脉的延伸,是庄稼人的命根子. 秋风眯着眼睛,吹醒了麦种,吹酥了深秋里的每一块土 ...
-
【甘肃】王应虎《七月陇中断想(组章)》
21世纪散文诗·第43期 七月陇中断想(组章) 文/王应虎 一,榜罗 "苦甲天下"的南旱塬,榜罗的眼神在80多年前痴迷.一个骡马的市场,因一个会议在历史中永远是一抹信仰的光芒. 那 ...
-
【散文诗百家作品连播】甘肃/王应虎 水
21世纪散文诗·第286期 水 甘肃/王应虎 金木水火土,万物的缔造者. 不知何年有流水,流水何年才遇人. 想像水,自天宇而来,蔚蓝蔚蓝中,俱见你在这个星球的浩瀚中. 一道道的电闪雷鸣,夜的河流,黄河 ...
-
【甘肃】王应虎《屈原 (外二章) 》
21世纪散文诗·第30期 屈原 汨罗东流,沧浪淘不尽遗恨! 剑挂菖蒲,香飘角黍.一个民族鼓声又起,渡龙舟食粽子挂艾草佩荷包缠彩线饮雄黄食蛋蒜插柳枝.-- 岁在乙未,我坐在五月的端头,茶水里炖着< ...
-
【《散文诗年鉴选刊》2020春季卷作品连播(7)】朱旭东(甘肃)、王应虎(甘肃)、陈劲松(青海)
21世纪散文诗·第427期 站着睡觉的树 朱旭东(甘肃) 从破土而出到这把年纪,一棵树在半山腰站了多少年? 对面一贫如洗的荒山上,一棵树兀自孤立,它站成了一棵风景-- 隔着无法逾越的空旷,我看见那 ...
-
【甘肃】王应虎《谷雨就停在我的窗口 (外二章)》
21世纪散文诗·第178期 谷雨就停在我的窗口 (外二章) 文/ 王应虎 :谷雨就停在我的窗口 白天或黑夜,总会倚临窗口. 读书,自言自语或清夜独坐,那种情殇总被谷雨洒在窗外,晚春的风总停在枕边. ...
-
【甘肃】王应虎《冬日北国》
21世纪散文诗·第69期 ☆ 冬日北国 ☆ [甘肃]王应虎 1 01 以窃窃私语的心态,初上黄河,因为冬,黄河更美,滔滔流珠冰排冰岸,坚守年轮在一冬的背景里,洪荒远古尘世,既突兀曼妙,又深沉和谐. 呵 ...
-
【甘肃】王应虎《麦子(组章之三)》
21世纪散文诗·第52期 麦子(组章之三) 文/王应虎 十一 麦客 背负阳光,背负风雨,背负六月. 沿着麦子的方向,在大江南北在黄河两岸,虔诚里漂泊,风云里抗争,暴雨里走动. 对土壤最熟悉不过了 ...
-
【甘肃】王应虎《麦子(组章之二)》
21世纪散文诗·第48期 麦子(组章之二) 文/王应虎 六.锄禾 熟视无睹中,在<悯农>中走近唐朝的麦田. 父母肩荷锄头,父母与麦子有约. 走着几千年李绅的路,阳光就怎么那么毒. 不是夸父 ...
-
【甘肃】王应虎《黄土之魂 ·外二章》
21世纪散文诗·总第14期 黄土之魂 徜徉黄土大地,一任灵魂自由散步. 一种类似最有力的倾诉突然在某一时刻占剧了我顿足黄土地的心态,我愿自己是一棵树,回头自顾,黄土涯涯,黄土茫茫. 几干年后,当我以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