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庆班'台柱高朗亭'色艺双绝',京城献艺奠定'一哥'地位
相关推荐
-
京剧界第一位女丑--宋凤云
宋宝罗与母亲宋凤云(摄于80年代初) 早年戏班的演员均为男性,无论演何剧目,凡戏中女性角色,均由男演员扮演.直至庚子年(1900)以后,女演员才逐渐崛起,但那时尚不许男女演员同班混杂演出.清末民初时, ...
-
坐上京戏开山祖师头把交椅的票友第一人:张二奎(泠风)
原文地址:[转载1]坐上京戏开山祖师头把交椅的票友第一人:张二奎(泠风)作者:梦笔山人 在众多杰出的汉调票友中,有一个来自工部的小小官吏,他的名字叫张二奎.作为新兴京戏诞生前的第一代著名票友,张二奎是 ...
-
四大徽班进京,对于京剧意味着什么?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四大徽班,中国清朝乾隆年间北京剧坛4个戏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因为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徽班.徽班以唱「二黄」声腔为主,兼唱昆曲.梆子等. 明末,安徽 ...
-
田中玉:昆腔和弋腔在廊坊地区的流布
一 清乾嘉二世(1736-1820),昆腔和弋腔(又称高腔),虽然在与秦腔之争中处于劣势,但在北京和京南京东地区,仍然有相当影响. 在这一时期或稍晚一些,我区农村已开始有了昆弋子弟会和专业戏班.据传, ...
-
《进京城》人生如戏尝遍悲喜,戏如人生唱尽春秋
京剧如今贵为国剧,传唱大江南北,扬名世界各地.但若要追溯京剧的起源,大清时期,为乾隆祝寿的"徽班进京"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京剧便是由当年响震京城的四大徽班及其他戏班, ...
-
帝王身边的布衣红人,江南盐商蓄养戏班接待乾隆,诞生'三庆班'
现代史料,对'三庆班'的记述是这样的,三庆班原成立于扬州,是三个安庆戏班撮合而成,乾隆五十五年(1790),弘历皇帝八十大寿,在闽浙总督推荐下入京献艺,唱腔广受欢迎,一时名动京师.其后,又有四喜.启秀 ...
-
清诗词咏伶人——高朗亭 (次篇)
五绝四首开篇: 佳人如玉命如云, 纤小腰肢束绣裙.试拟太真新出浴, 至今肥美有清芬. ("消寒新咏" 问津渔者) 就中老大包琵琶, 犹学娇声唱晚霞.占尽秦淮三月水, 总教人不薄烟花 ...
-
高朗亭(京剧鼻祖)
高朗亭(1774-1827) 艺名月官.清怀宁县城(今安庆市)人.祖籍江苏省宝应县. 早年在杭州 .杨州等地演出.乾隆五十五年(1790)率扬州徽班入京之始.嘉庆八年(1803)任三庆班班主 ,并任北 ...
-
高敬亭对东进摇摆不定,党中央派人去做四支队工作,重任交给叶挺
1939年2月,张云逸率部与第四支队第八团会合后,曾先后与周骏鸣.林恺及中共皖东工作委员会书记刘顺元等就如何开展皖东抗日敌后游击战争进行过多次讨论.张云逸还派林恺渡江,到皖南军部汇报皖东的情况,请军部 ...
-
国共合作,叶挺前往金寨县会谈,廖磊为何重重地告了高敬亭一状?
1939年5月13日,叶挺应安徽省政府之约,去立煌县拜见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开展新四军和五战区的统战工作.会谈时,廖磊首先对叶挺到来表示欢迎,感谢新四军对安徽省政府工作的支持.省财政厅在武汉订印的公账 ...
-
刘正亚 | 高路亭(风光摄影)
高路亭 文 / 刘正亚 (安徽合肥) 2020.04.02 高路亭村乃池州最佳摄影点之一.高路亭村兴起于唐朝,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村内有皖南地区保存完好 ...
-
全国硬笔书法培训教材:启蒙班练习字帖高清无水印电子版
全国硬笔书法培训教材:启蒙班练习字帖高清无水印电子版
-
高敬亭将军女儿高凤英 专程到盱眙古城集为其养父母扫墓
清明追思 初心永恒 高敬亭将军女儿高凤英 专程到盱眙古城集为其养父母扫墓 4月2日,被称为"游击战神"的原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高敬亭将军纪念铜像在河南郑州落成.高将军唯一的 ...
-
高敬亭被错杀后,新四军第四支队一分为二,司令员都是谁!
说起新四军名将高敬亭,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可谓是我军的"游击专家".在红四方面军最后一支主力北上长征后,高敬亭率领红28军留守鄂豫皖苏区坚持斗争.期间面对国军数十万大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