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归来

归来

《针灸穴名解》:

养生吐纳者,当吸气时腹气上升,与中气交会于气海处。呼气时,腹气下降,名曰气息归根。本穴为腹气下降时之根,故名“归来”。言返本也,即归根也,言其向下行动也。本穴治男子卵缩、女子子宫脱出等症。皆属气分之病。刺本穴可使复原,亦即“归来”之意也。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针灸大成》主治
主小腹奔豚,卵上入腹,引茎中痛,七疝,妇人血脏积冷。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水道下二寸,去中行各二寸。
《中国针灸学》
在脐下四寸,中极旁开二寸。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沿前正中线向上1横指,再水平旁开3横指,按压有酸重沉闷感处即为此穴。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归来
【别名】溪穴(《甲乙》)。
【位置】在水道下一寸。(《针灸逢源》)
【取法】仰卧,在水道下1寸,中极穴(任脉)旁开2寸取穴。
【局部解剖】在腹直肌外缘,有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主治】少腹疼痛,经闭,阴挺,白带,疝气,茎中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文献选摘】《腧穴折衷》在水道下一寸。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归来

【所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体表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操作方法】直刺1~1.5寸。

【临床主治】腹痛,疝气,闭经,月经不调,阴挺,带下。

【进针层次】

1.皮肤:由肋下神经前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内有肋下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

3.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鞘为包裹腹直肌的鞘膜,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后层由内斜肌膜的后层和腹横肌筋膜组成。

4.腹直肌外侧缘:位于腹前正中线两侧,居腹直肌鞘内。该肌起自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耻骨联合的前面,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腱划由结缔组织构成,与腹直肌鞘前层紧密结合,由第6~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支配。腹直肌鞘后层以深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有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腹膜腔、小肠。

【针刺意外与预防】若直刺过深,针尖可穿过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和壁腹膜刺入腹膜腔,进而可刺中小肠;若大幅度提插和捻转,可引起急腹症,后果严重。

足阳明胃经巡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

(0)

相关推荐

  • 【穴位】膈关

    膈关 <针灸穴名解>: 内应膈肌,与膈俞平.为胸腹交关之隔界,因名"膈关".以其有关于膈也.故能治呕逆格忒.按膈肌升降动力,根于下焦水火,水火交而助元气,元气为人身动力 ...

  • 神奇的穴位——归来,调血室、温下焦。畏寒怕冷的应该了解一下。

    神奇的穴位——归来,调血室、温下焦。畏寒怕冷的应该了解一下。

  • 穴位的故事061归来:宫寒

    [书评] 作者 :人体管道工 日期:2016-12-26 00:01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足阳明胃经的第28穴水道,它是利尿的要穴.今天,我们继续沿胃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其第29 ...

  • 三个穴位,每天10分钟,肝好人轻松:1、...

    三个穴位,每天10分钟,肝好人轻松: 1.太冲穴: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大指与食指趾骨结合处,所有肝的毛病,都可以在太冲穴上针灸,帮助疏通经络,解郁疏肝. 如有肝火旺,用泻法,先重后轻.先深后浅,针灸以 ...

  • 【穴位去痛,别忽略手背!16个“关键点”...

    [穴位去痛,别忽略手背!16个"关键点"] 1.头顶点:中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主头顶痛.神 经 头痛.经痛.   2.偏头点:无名指第一指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主偏头痛.胸胁痛 ...

  • 穴位

    穴位 [xué wèi] 穴位 [xué wèi] 释义 俗称穴道.中医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 例句 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重要穴位.

  • 什么叫穴位?针灸、按摩穴位为何能治病?

    穴位,亦称之为腧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学就是研究有关腧穴的位置,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

  • 穴位的作用

    青霉素的作用和主治.第一,是对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猩红热,蜂窝织炎,化脓性的关节炎,肺炎,产褥热以及败血症,青霉素有较好的疗效,为首选药物:第二,适用于其他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b组β溶血 ...

  • 醒脑益智的穴位有哪些?

    "醒脑益智"是中医治疗脑病的主要治法,归属于此功效的代表性腧穴有人中.百会.长强.四神聪.风池.内关等穴. 百会 位置: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是调节与治疗大脑功 ...

  • 人体不可小看的十大补气穴位,归经通络、舒...

    人体不可小看的十大补气穴位,归经通络.舒肝益肾,收藏备用起来,自己在家就可以按! 1.[脾俞穴]---不可小看---外散脾脏湿热之气 2.[足三里穴]---不可小看---补中益气,疏风化湿 3.[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