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归来
归来
《针灸穴名解》: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沿前正中线向上1横指,再水平旁开3横指,按压有酸重沉闷感处即为此穴。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归来
【别名】溪穴(《甲乙》)。
【位置】在水道下一寸。(《针灸逢源》)
【取法】仰卧,在水道下1寸,中极穴(任脉)旁开2寸取穴。
【局部解剖】在腹直肌外缘,有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主治】少腹疼痛,经闭,阴挺,白带,疝气,茎中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文献选摘】《腧穴折衷》在水道下一寸。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归来
【所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体表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操作方法】直刺1~1.5寸。
【临床主治】腹痛,疝气,闭经,月经不调,阴挺,带下。
【进针层次】
1.皮肤:由肋下神经前皮支分布。
2.皮下组织:内有肋下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
3.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鞘为包裹腹直肌的鞘膜,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后层由内斜肌膜的后层和腹横肌筋膜组成。
4.腹直肌外侧缘:位于腹前正中线两侧,居腹直肌鞘内。该肌起自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耻骨联合的前面,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腱划由结缔组织构成,与腹直肌鞘前层紧密结合,由第6~11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支配。腹直肌鞘后层以深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有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腹膜腔、小肠。
【针刺意外与预防】若直刺过深,针尖可穿过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和壁腹膜刺入腹膜腔,进而可刺中小肠;若大幅度提插和捻转,可引起急腹症,后果严重。



足阳明胃经巡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