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次朝廷内斗——刘基缘何败于李善长?
相关推荐
-
清晨碎语 | 刘基为啥干不过李善长(20210706)
刘基就是刘伯温,和诸葛亮差不多的人物,很多民间故事中半人半神的人物. 李善长以前没听说过,听明朝那些事儿才知道的一个人物. 一个是朱元璋的狗头军师,相当于参谋长:一个负责为朱元璋大军提供粮草保障,相当 ...
-
铲除异己:洪武朝的这场血雨腥风,朱元璋扮演着导演兼仲裁的角色
大凡帝王多疑心.一代帝王,总是要为防止有人会篡权夺位而倍加警惕:进而扩大怀疑面,千方百计地铲除可能发生事端的异己势力,甚至扩大打击面也在所不惜.作为一代名君的朱元璋,也未能逃出这一历史的必然. 朱元璋 ...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刘伯温?真相被揭开,让人不敢相信!
朱元璋和刘伯温在一起打天下的时候属于英雄惜英雄,刘伯温也是个大能人,朱元璋想到的事情他想到了,朱元璋没想到的事情他也想到了,这让朱元璋很是忌惮刘伯温,但是从根本上还是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斗争才有了朱元 ...
-
朱元璋杀掉刘伯温目的是什么?神机妙算的刘伯温至死也没想明白
刘基,字伯温,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是明朝开国元勋,他精通经史.通晓天文.熟读兵法.在中国民间更是把刘伯温传的是神乎其神:"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不仅是一位政治家, ...
-
朱元璋问大臣谁能当丞相,刘伯温说出三个人后,为何却全都惨死?
自古皇帝跟大臣的权力之争屡见不鲜. 朱元璋建立王朝后,中书省分置左右丞相.从洪武元年到洪武13年,共有5位丞相任职.那一年,朱元璋收拾了众多大臣,其中不乏有开国之功的将臣,当时的太子朱标认为朱元璋手段 ...
-
屡出奇策的刘伯温,为何被朱元璋压着打,连命都没保住?
胡赛萌/文 前有丞相诸葛亮,后有军师刘伯温.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是一位神机妙算,有鬼神不测之机的高人.奇人和神人,他曾撰写<烧饼歌>,向朱元璋暗示明朝之后所发生的事,甚至预言了靖难之役和 ...
-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已经77岁的李善长,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满门抄斩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相隔一千多年的两位皇帝,刘邦和朱元璋,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出身寒微,白手起家,得位最正,这两位皇帝之间如果细细品来,相似之处简直叹为观止. 这里面有朱元璋故意向刘邦学习的成 ...
-
书法《王玉良“历代名人百首诗之李善长、刘基”》二幅
书法《王玉良“历代名人百首诗之李善长、刘基”》二幅
-
明朝历史人物——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他 ...
-
明朝76岁老功臣李善长回家养老,耕田种地,朱元璋却下令满门抄斩
明朝著名皇帝朱元璋(即明太祖)之所以能有称帝的机会,并非单纯依靠他自己的能力,而跟那些一直追随他的功臣有非常大的关系.尤其是一个叫做李善长的功臣,在追随他期间为他出了很多好计策,简直犹如萧何再世. 正 ...
-
朱元璋登基后首次封爵,除了李善长、徐达,还有哪些人获封爵位?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封李善长为中书省左丞相.徐达为中书省右丞相,位于文武百官之首. 当时,徐达.常遇春等将领正在率军北伐,因此朱元璋登基后没有马上封赏功臣,而 ...
-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76岁惨遭灭门70余口,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善长功劳堪称第一,得意忘形之态暴露无遗. 朱元璋心里清楚,建立大明王朝,功劳第一的人肯定是徐达.徐达作为朱元璋军中的大元帅,几乎参与了所有重大战役,而且都是他作为主帅.所以大明的江山一大半都是徐达打 ...
-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再世萧何".为表彰他的功绩,朱元璋赐他一块"免死金牌",他本人可免死两次,儿子免死一次.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他一家70 ...
-
为什么说袁绍之败于曹操,不在官渡之战,而在于袁氏家族的内斗?
曹操实力没那么差的,司,兖,豫,徐四州加上部分扬州和青州,只是元气暂时没有恢复,并且是四战之地需要防止其他人趁火打劫,显得比较弱势,袁绍选择开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等曹操恢复好了,袁绍更没有机会.另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