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的量斗、扒带板子、锅帘都见过吗,现在它们基本看不到了
在当今互联网的浪潮下,很多过去的老物件或者老工具,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上,除了勾起人们心中的回忆之外,还让人能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虽然它们都很有“年代感”,但制作得却十分精妙。下面,小编就给您说9个老物件,看看您还能认识几个。
第一件:扒带扳子。

这是一件以前修车铺师傅吃饭的家伙,叫扒带扳子,其实也就是用来扒自行车车胎的。扒带扳子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一头是个带凹槽的突起,刚好与车胎边的钢圈吻合,而如果没有这一小小的凹槽,那想扒车胎就不容易咯。
第二件:冰凿子。

或许很多读者都看出来了,这是一件铁凿子,但对它作用您或许还不甚清楚。在冬天,河面上结了冰,于是人们都会将冰面凿开,然后通过冰窟窿钓鱼。而要在冰上凿窟窿,就必须用到这样的凿子,在它后端插上长木棍即可。
第三件:弹弓架。

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中,应该都有一把弹弓,不管是树杈做的,还是铁丝扭的,都能带来无穷的乐趣。您看到这是一件青铜弹弓架,显然比上述两种要更为结实耐用,但不过手感还差一些,毕竟木制地握在手里最舒服。
第四件:画规。

规是一件重要的工具,不仅可以画圆,而且还能用来测量长度。因此,规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淘汰,而改变的只是规的样式。比如,您看到这件就是五十年代的铜规,虽不如现在的规好用,但在当时却十分的便利。
第五件:蜡烛夹。

这是件火钳子,但和普通的火钳子不一样,因为它最前面是两个半球,所以就注定了它有着特殊的用处——夹蜡烛。在寺庙中,僧人会在佛堂点很多蜡烛,由内而外依次排开,因此要拿出里排的蜡烛时,就需要用到蜡烛夹。
第六件:检票钳。

以前,人们坐火车的时候,在上车之前工作人员会都会提前检票,即用检票钳在车票边缘打个孔,表示车票无误可以正常乘车。现如今,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直接刷身份证就能进站乘车,因此检票钳也就派不上用场了。
第七件:锅帘。

在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都烧大灶,因此基本上每家都有锅帘,也就是一件放在大锅里面的隔子,不仅能用来蒸饭,蒸菜或者蒸馒头,而且有时还能上面晒一些酱菜,比如萝卜干,红薯片和黄瓜条等等,简直就是居家必备的利器。
第八件:万能充

对现在00后来说,万能充估计都算是“古董”了,但对很多90后来说,万能充却充满了浓浓的回忆。在那个手机还能换电池的年代,万能充可谓是人手一个,甚至是数个,而且用它来给手机充电也十分便捷高效。
第九件:壹升量斗。

这是一个小量筒,但您可千万别小看了它,因为在当时这就叫“标准”——壹升。在以前的农村地区,街坊邻里之间免不了互相借米借面的,而用称称量又太麻烦,因此为了借还之间的公平,人们就制作了壹升的量斗,从而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每一个老物件都值得细细品味,因为我们能看得到的只是它的样子,而看不到的还有工匠们的智慧,所以我们也更要珍惜还能保存下来的老物件,并发现它们背后的智慧,从而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也能带来一些启发和感悟。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