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

(0)

相关推荐

  • 十五、项梁要面对的世界

    首先,我们来盘点一下.在后陈涉时代,到底中华大地上还有多少革命团体. 在大泽乡起义之后,章邯拜将之前.除了陈涉之外,还有五个跟着陈涉蹭经验发展起来的五大革命力量. 头一个是奉陈涉之命西征而盘踞荥阳的假 ...

  • 第十四战:破釜沉舟(4)项家接棒

    力能扛鼎的项羽在青春期后硬件不仅升级成为了顶配,软件同样也无师自通成为了干练之才. 他说一句话,虽音声不大却万人拜服! 他领兵于阵前,虽弱兵新卒,自能生出熊虎之势! 金庸先生有时会被问到一些关公战秦琼 ...

  • 项梁才是秦末汉初最大的BOSS,让我们看看他的高光之旅!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地豪杰纷纷举起反秦大旗,虽然最终站到决赛台上的是刘邦和项羽,可早期最耀眼的明星还要说是项梁,那时候的项梁是当之无愧的起义军扛把子.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项梁是如何一步 ...

  • 西楚霸王项羽的憋屈岁月:被楚怀王怀疑、排挤、架空、针对

    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霸权的楚汉战争,实际上是楚怀王与项羽权斗的延续-- 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伐楚,楚国派大将项燕率军抵抗.战事不到一年,老谋深算的王翦就将项燕彻底击败,楚国也随着项燕的 ...

  • 十五、认真你就输了

    秦末大革命开展的如火如荼,完全没有因为陈涉的死而沉寂下来.但是革命军的热闹,更多的是表现在内斗上. 比如说燕国和赵国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齐国和魏国之间也是满满的仇恨.在这种局面下,项梁想要统领这一盘散 ...

  • 【通鉴019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通鉴原文         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沛公亦往焉.居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 ...

  • 项梁与项羽的志向,区区四个字,而非复辟楚国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让六国野心家看到了机会,纷纷起兵响应,一时之间大江南北硝烟四起.其中,身为会稽郡守的殷通也蠢蠢欲动.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 ...

  • 陈胜项籍传(三)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秦朝名人——项梁(秦末起义军首领)

    项梁 - 秦末起义军首领 项梁(?―公元前208年),姬姓,项氏,名梁,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朝末年历史人物,楚国贵族后代 ,楚国名将项燕之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 秦朝末年,起兵于会稽.拥立楚王熊 ...

  • 第十二回戕县令刘邦发迹杀郡守项梁举兵

    却说芒砀二山,本来是幽僻的地方,峰回路转,谷窈林冥.刘邦与壮士十余人,寄身此地,无非为避祸起见,并恐被人侦悉,随处迁移,踪迹无定.偏有一妇人带着子女,前来寻邦,好象河东熟路,一寻就着.邦瞧将过去,不是 ...

  • 第十六回驻定陶项梁败死屯安阳宋义丧生

    却说李斯受了刑讯,搒掠至千余下,竟至昏晕不醒.赵高令左右取过冷水,喷上斯面,斯才苏醒转来.再经高喝令供实,斯恐重遭搒掠,不得已当堂诬服,随即牵还狱中.斯且忍痛作书,自叙前功,尚望二世从轻发落,特浼狱吏 ...

  • 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什么?

    秦始皇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消灭六国,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只用了短短的九年,可以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取得了天下.上边提到的这些人,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是标标准准的楚国人, ...

  • 第十四战:破釜沉舟(5)项梁破章邯

    在项梁如火如荼的拉队伍抢地盘时,来说一下章邯大将军在干啥吧. 总体来说,各种打. 在扫平陈胜势力后,章邯并没有歇着,而是北上去攻打复国的魏咎. 在临济,章邯大败魏军. 魏咎派宰相周市求救于齐楚,自身困 ...

  • 破陈胜、杀项梁的章邯为什么打不过“无名小卒”韩信?

    诛灭暴秦后,项羽主持分封,为了践行怀王之约,项羽称汉中也属于关中,所以将刘邦分封在汉中,称汉王.又将关中分成三份,分别封给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这三位秦朝降将,目的就是为了堵塞刘邦东出的道路. ...

  • 项梁死后,出任上将军之位的为何是宋义而不是项羽?

    定陶之战,项梁兵败身死.消息传来,楚怀王熊心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不用再做被架空的傀儡,忧的是楚军兵力丧失大半,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楚怀王决定北上,将楚国都城转移至彭城. 抵达彭城后,楚军残余各部也 ...

  • 他挽狂澜于既倒,灭陈胜、杀项梁,是秦朝最后的悍将

    公元前209年,陈胜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百姓苦秦久矣,纷纷响应:刘邦在沛县起兵,项梁项羽在会稽起兵,赵歇自立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 陈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