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来了陌生人,我住在月租600元的农民房
相关推荐
-
梨花又开
梨花又开 我感觉梨花还是远了好看.我看过两处梨花.在济南仲宫,能在树下走动,可以看花的形态,闻花的味道,感受不到花的神韵:在苏州树山,是站在一个高处,远处的梨花若云朵染白了山冈,既明丽又幽美,如同仙境 ...
-
难忘故乡的那棵石榴树
在我的故乡,红红火火的石榴树是农家院子里的标配,其中的寓意是吉祥.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两棵石榴树,到了秋天的时候,院子里都挂着红彤彤的石榴,煞是可爱,也十分的诱人. 1986年入冬,我家积攒打拼十 ...
-
【阅读悦读·散文】单巧红《老屋》
[作者简介]单巧红,高级教师,喜乐不可支,喜随心所欲,喜宅居,喜美食,学生敬称"皇额娘",同事乐称"蒙娜丽莎",学校里最有女人味的女神经. ---------- ...
-
曹文生 | 再见,大黄
这狗,在我家生活十年了. 习惯了有它的日子,似乎它也成了我家的一份子. --曹文生<再见,大黄> 再见,大黄 文 | 曹文生 在乡村,没狗是万万不行的. 这乡村,日子不太平.两人多高的院墙 ...
-
散文||忠诚的伙伴
忠诚的伙伴 一双微黄中透着淡淡蓝色.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一对半直立不是很大的耳朵,一个不长不短.不尖不平的嘴巴,一张不大不小.几分俊俏的脸,一身青灰色的毛(只有下颚喉咙处长着一撮白色的),并不高大的身材 ...
-
何 刚丨乡村稻场
尽管曾经的乡村稻场,早已经淡出乡村,盖满房屋,取而代之的是各家的院落,但是,岁月里那些与稻场有关的乡村记忆,依然鲜活在我们这一代人心灵深处. 我们村是一个大村子,4个生产队,起先的稻场在村子西头,一座 ...
-
远逝的年味儿
又是一年春节到,大街上挂起了红灯笼,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人们下班后忙碌地奔向超市准备年货--这不仅勾起了我对儿时年味儿的回忆. 记忆中,我家的春节好像比别人家来的要早些.七十年代初 ...
-
北方散文||苏立敏:剥玉米
剥玉米 文/苏立敏 旧时的庄稼人,收玉米时是习惯用两个动词的,把玉米从秸下拽下来时叫"掰玉米",而把玉米去皮的过程就叫"剥玉米"了. 不知道是为了节省时间,还 ...
-
【黎林】洋芋坎鲁(纳西语,意为:来换洋芋)
(一) "洋芋坎鲁--洋芋坎鲁--"(纳西语,意为:来换洋芋)还没有出村,就听见洪亮的声音从村口传来.在这个深冬的早晨,那棵大榆树披着一树金黄立在村口,树上,树冠顶端的叶子落了一大 ...
-
张万杰/妻子的往事
黄堡文化研究 第502期 妻子的往事 张万杰 妻子的童年是不幸的.每每提及,她会黯然伤神,情绪波动.我不会触碰她这根敏感的神经,好多年前,她让我把她这段尘封的记忆写写,我思考良久,迟迟没有动笔,一是不 ...
-
群演记实之丰峪村【石见增】
十几个身心疲惫.脸色黝黑.垂头丧气的汉子蜷缩着身子,蹲在地上,挤在一起.这些汉子身着粗布衣服,脚穿方口布鞋,衣服虽然破旧,有补丁也有窟窿,但整体上干干净净,里外两层衣服,都是对襟扣子,宽大袖子.里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