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逝去的日子!-----大串联纪实
相关推荐
-
《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手风琴独奏
手风琴演绎经典红歌--<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
-
我当代表去北京
我当代表去北京 ■朱金林 前几日,我在手机上看到一篇毛主席在一九六六年第八次接见红卫兵的历史文章,我的思绪奔驰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不由的回忆起了我当时去北京当红卫兵代表的情景.那是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十一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十三)
被拒收的知青(十三) 我们全都坐在地上,手中拿着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在解放军的引领下,高呼着当时最髦的革命口号! 上午九时左右,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来了!". 只见 ...
-
岁月风干的故事(6)
目睹经流年尘封的旧照,联想被岁月风干的故事. 是年七八月间,以学生为主体的红卫兵组织从城市迅速波及农村,如燎原之势风靡全国,毛主席接见百万红卫兵的空前盛况在北京上演,臂戴红袖章手拿红本子的红色海洋让 ...
-
王小荣: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及红卫兵运动
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及 红卫兵运动 文/王小荣 1966年8月31日,在南溪一中学校关于是否组建和如何对待红卫兵组织的座谈会上,参会人员谈了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情况.邓树臣首先说,(学校)要在高三学生 ...
-
难忘“文革”大串联——文革大串联51周年纪(四)
八.初到北京 列车于凌晨时分抵达北京,此时已是十一月下旬. 一下车,刺骨的寒风加上零下的气温,(听人说那天北京最低气温达零下八度),马上使我的脖子里起了一层细细的鸡皮疙瘩.(这毛病落下了病根,打那以后 ...
-
散文《大串联》 陈久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1. 1966年9月20日,我们从定襄下乡结束回到了学校.学校里全体学生早已开始了大串联.在学校的除一些所谓的" ...
-
普希金时代(长篇连载十四)
普希金时代 Q "艺术家必须是个生性孤独,好深思,爱正义的人,是个慷慨豪放,容易激动的人,流落在委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专制与不义,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连自己的生命也受着 ...
-
珍贵视频:毛主席在天安门,八次接见百万红卫兵!
"文革"时期的风云人物们今何在?
-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华县中学生活万花筒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中学生活万花筒 作者 秦获幸 一个青葱少年,从十二岁小学毕业,考进初级中学,人生道路就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新的环境里,稚气未脱的少年看什么都是好奇的-- 一个 ...
-
电视剧《寻路》观后感
寻路,寻找生之路,寻找希望之路,寻找芸芸众生的光明之路.他们是一个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一个个满腹经纶的才子,一个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推翻三座大山,把他们紧紧地凝结在了一起.不论前方是荆棘丛生,还是眼花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