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效应分析的Sobel检验怎么做?

来源:SPSS统计训练营

温忠麟老师在2014年的论文中提到,Bootstrap 法是公认的可以取代 Sobel 法而直接检验系数乘积的方法 。因此论文中新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明显已经没有Sobel检验了,取而代之的是bootstrap法。

但是目前仍有读者在咨询Sobel检验的做法,咱们先不管这是不是妥当,先就Sobel检验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

介绍一下案例,要研究管教方式U在学生违纪行为X与同伴关系Y间的中介作用,先采用传统回归分析三部曲,依次检验回归系数c、a、b及c撇的显著性。结果如下:

显然我们可以发现a不显著(t=-0.72,p>0.05),当a或b至少一个不显著时,下一步是进行Sobel检验(温忠麟.2004)。

所谓的Sobel检验,就是我们要利用前面回归三部曲所得的一些结果,来构造z统计量,z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和b分别是表1中的回归系数,sa和sb表示a和b对应的标准误。

所以本例,a=-0.030,sa=0.041,b=0.187,sb=0.039,你把这四个数字代入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到z统计量,然后查表获得p值。

小兵给大家推荐一个在线的网站,你输入四个数字,它直接帮你计算好结果。

网站地址:

http://www.quantpsy.org/sobel/sobel.htm

看网页的下图,你在左侧的input框里依次录入四个数字,然后点击右下方的calculate按钮,所有结果马上呈上。

我们来试一试。

Slobel test 检验结果,z=-0.723,p=0.469>0.05,说明管家方式U中介效应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直接看p值,当p值小于0.05时,可认为是中介效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反之不显著。

有没有很方便,不需要你计算,也不用你查表(查表的表你可能也找不到)。如果你的研究中“坚持”要做Sobel检验,而不是bootstrap,那么这个网站能帮到你。

参考资料: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心理学报, 2004(05):111-11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