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刘伯承为何提前留下遗言,点名让邓公为他主持葬礼
相关推荐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王大湾开会,刘伯承说手不要发抖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王大湾开会,刘伯承说手不要发抖
-
散文||武安行思
武安行思 武安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辉灿烂的红色革命历史.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和边区政府在武安驻扎两年之久.这里留下了彭德怀.左权.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薄一波.杨秀峰.滕代远.陈赓.李达等老一 ...
-
[首藏作品](6088)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本报记者 吴长锋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从安徽金寨县城出发,一路翻山越岭,行至大别山深处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苍松翠柏之间,一座四进院落掩映其中.这里原是当地盐商周氏老 ...
-
危急时各阵地接到电话,内容只有五个字,战场却上演大逆转 !
1946年9月初,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下,打响了名垂军史的定陶战役. 刘.邓首长采取诱敌深入之计,于9月3日将冒进的敌整编第3师诱至大杨湖地区. 6纵司令员王近山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 ...
-
他是最长寿的元帅活到94岁,被誉称为军神,4子女成少将一门5将星
他被誉称为意志如刚的"军神",打起仗来,那可是精谋巧计胜吴胜,但他又是一位勤思善学的儒将,集大知识分子和大军事家于一身.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革 ...
-
开国元勋刘伯承7个子女,4个是少将,一个小小年纪被特务杀害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字伯承.1892年12月4日出生,重庆市开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 ...
-
刘伯承大别山历险记
解放战争初期,南线局势的核心还是大别山.刘邓挺进大别山后,一向与蒋介石不和的桂系白崇禧,此次却一改常态,对于执行围剿刘邓部队的命令执行的非常坚决.因为华中地区是桂系经营多年的老巢,如果丢了华中,对于桂 ...
-
陈再道是中原野战军第一勇将,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就功成身退
解放战争中的中原野战军,是由刘,邓两位首长领导的一支部队,故此又称刘邓大军.可以说,中原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一支战功赫赫的王牌野战军.在拥有军神之称的刘伯承元帅领导下,先后创造了许多经典战役,其 ...
-
红色赤岸【杨志青】
红色赤岸 一 八一前夕,约朋友一起走进涉县,去追寻一二九师的军魂,"学党史.颂党恩. 跟党走"主题教育. 沿着清漳河而上,走在去赤岸的路上,耳畔总是响起这一首军歌."在太 ...
-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杀出一条血路 打过汝河去 刘邓大军3路前进.8月23日,东路第三纵队到达淮河北岸:西路第一纵队到达汝南城附近汝河北岸:中路第二纵队主力在新蔡东南渡过了洪河,刘伯承.邓小平率野战军指挥部随第六纵队抵达 ...
-
鲁西南战役简介资料 鲁西南战役的过程与历史意义
鲁西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地区进行的一个大规模歼灭战. 国共双方经过一年角逐,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均遭失败.随着战争的进程,双方兵力出现强弱消长的变化.国民党总兵力已由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