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子

    

姚茂茳(侗族)

十八岁的梅子是冲寨的画眉鸟,长着瓜子脸,俊眉秀眼惹人怜爱。她是吃山里的苕棒、苞谷长大的。县职业学校毕业后就回到冲寨。因为她脉管里流着大山的血液,骨子里纯朴、洁净,没有半点灰尘。因此,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她。

梅子爱唱山歌,歌声像百灵鸟般动听,又像山涧里的潺潺流水从寨头流向寨尾,流进村民的心里,馋得寨子里的后生心里直痒痒的。

毕业后,梅子回到寨子里,她满山遍野的到处观看,似在寻找什么。有一天,梅子找到了村支书,想把寨门口干涸的水塘整整,种上莲花,放养鱼。支书觉得梅子提这事靠谱,心想,反正这干水塘,臭气熏天招蚊蝇,村里没利用好,干枯在那里也是一大祸害。若梅子整理好,充分利用起来,蓄起水养上莲花,既可美化环境,又可创收,关键时刻还可用来抗旱,都是有利无害的。于是同意了梅子的请求。梅子按自己的计划行事,对鱼塘进行了整改,尔后又种上荷花,放养鲤鱼和草鱼。第二年,水塘长满了绿生生的荷叶,荷花盛开的季节,朵朵红中带粉,粉中带白的荷花一大片一大片开放。蚊蝇没有了,粉红白色调的荷花散发着诱人的笑脸。鱼儿在荷叶下游动,发出“叭唧叭唧”的响声。环境变美了,梅子收获了,这年春节,寨上好多人都来买梅子的藕做菜。梅子按成本价收取了乡亲们的钱。有人说:“咱这儿若多出几个梅子读职校的人那该多好啊——脑子开窍,山村早就变样了”!梅子听得心花怒放,异常高兴。

第三年,梅子养的莲藕有人愿意高价回收,县城里的大利超市开着车子来要货,不但梅子的莲藕全要,而且还包销水塘里的鱼,并催促梅子签定合同,并预先支付货款6000元。下村来脱贫致富的干部也时常往她的鱼塘里跑,梅子心里一下子有了底气,认为这个鱼塘还可以拓展提升一下,发展前程非常的可观,她决定放手一博,大干一场。梅子决定从仪容仪表上改变,穿着打扮也时髦起来,比水塘里的荷花还漂亮几分,在街上一走,阿娜多姿且美丽动人。

支书看着梅子那么能干,对老婆说,“梅子是个人,你也是个人,你与人家比比,你还算个人不?人家要人才有人才,要才能有才能。你也是个'女’流之辈,可连狗都不如!”

支书老婆听了心里挺委屈的,很不服气地说,梅子怎么了?我要有口水塘,同样也能赚得钱,甚至比她还会赚钱哩!”

支书听了老婆的话,觉得她是在夸海口。不过,支书认为,若老婆跟着梅子混,绝对能混出点名堂,总比她现在天天搓麻将强。于是,支书与梅子商量,让老婆加入梅子的股份。村长也来找梅子,想让女儿和梅子学点手艺。两个村领导的家属子女都想介入,这下子,管理水塘便有三员女将。

塘里多了人手,梅子也懂得了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加之,有文化又好学,两人手脚勤,年底都分了不少钱。

“水塘是大家的,赚钱归她们自己。这合理吗?!”副村长在寨头发脾气。

“他妈的这算啥世道!拿大伙儿产业肥自己,真他妈不是世道!”村民们马上附和。

支书很为难。群众的意见他不能不考虑。只得召开干部会议,群众选出代表参加。
副村长提出把水塘收归集体。“那不是吃大锅饭嘛!”村长反对。
支书提出个人承包,集体提留。
群众代表反对。他说由群众承包干部不愿意,由干部承包群众不满意。他们认为提留款是让干部肥腰包。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达成协议:平均分配,责任到户。既符合政策,又童叟无欺。
于是划分水塘。各家各户插桩打堰。水塘成了摔碎的镜子。
山里人是厚道的,提出给梅子划分一份。梅子笑笑:“水塘是大家的,你们分吧,我不要了
这一年,天大旱,水塘快要干涸了。石头蛋垒的堰太漏水,谁也不往塘里先放水,加上不懂技术胡折腾,莲梗长得筷子高,鱼儿挣扎在稀泥里。接着便是一场大雨,山洪暴发,冲倒了石堰,稀泥石蛋压了半池塘,没了莲花没了鱼。晚秋时节,一层树叶,一层烂草,猪屎马尿,满目凄凉。
池塘水又变臭了,比原来还臭一倍。蚊蝇又在这里安家了。
梅子出了山。她来到县城里。她在十字街口卖瓜籽。按道理这生意本小利微,捞不到多少油水,可梅子的生意很兴隆,很赚钱。街上的小伙子有事无事,总爱到她摊前站站,以买瓜籽为由,看上她几眼。她长得太好看,论模样把城里姑娘比下一大截。梅子看不上这些有事无事来他摊子边站的城里小伙。梅子称他们是白黄瓜,好看不中用,但为了生意,梅子时不时应酬他们几句,相安无事,生意照做不误。
但梅子人在城里心在大山里,在寨门口那口水塘里。
3月下旬的一天,村支部书记和一个白头发的老头来到梅子的生意小摊边,经介绍才知有白头发的老头是寨子里的退休局长。原读书蛮狠,后来大学毕业在市司法局工作,再后来就当了什么局长,现退了。叶落归根,他和老伴就回寨子老屋来住了,现农村搞乡村振兴,古村落保护,建设美丽乡村,白头发老头积极得很,他与村支部书记商量,首先整治寨门口这口大水塘,听介绍原来这口大水塘以前承包给了梅子,梅子也搞得好好的。结果后来群众不服劲,要来划块块,才搞成这样。于是村支书和这位白发老头就来到县城,请梅子回去继续承包。
白发老头说。妹子,莫担心,我们国家制定了民法宝典,我为你无偿当法律顾问。为改变家乡,你大胆干,我们这些“元老”支持你。
村支书也点头说道,我们支部开会了,坚决支持你,你大胆干。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说得梅子心动了。
山坳上,太阳照着几个匆匆回山寨的身影。
梅子回来啦!
寨头一个眼尖的后生一声大喊,声音传遍整个山谷,久久,久久回荡。

作者简介,姚茂江,男,现年65岁,曾当过兵,干过临时工,公安干警,县政府办付主任等职,写过《女厂长你为何自杀》等报告文学等作品,曾先后出版过《蜜月里的罪行》,《夜郎儿女》等文学作品,现退休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县侗族研究会等协助工作。通联,1787378513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