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well小室应用实验原理
应用不同的孔径和经过不同处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进行共培养、细胞趋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等多种方面的研究。
一、共培养体系:小于3.0μm孔径条件下,细胞不会迁徙通过,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细胞运动能力,不需要细胞穿过聚碳酸酯膜,则应选择3.0μm以下孔径。常用0.4、3.0μm。将细胞A种于上室,细胞B种于下室,可以研究细胞B分泌或代谢产生的物质对细胞A的影响。
二、趋化性实验:可用5.0、8.0、12.0μm膜,上室细胞可穿过聚碳酸酯膜进入下室,计数进入下室的细胞量可反映下室成分对上室细胞的趋化能力。
①细胞B对细胞A的趋化作用:将细胞A种于上室,细胞B种于下室,可以研究细胞B分泌或代谢产生的物质对细胞A的趋化作用。
②趋化因子对细胞的趋化作用:将细胞种于上室,下室加入某种趋化因子,可研究该趋化因子对细胞的趋化作用。
三、细胞迁移实验:常用8.0、12.0μm膜,上室种细胞,下室加入FBS或某些特定的趋化因子,细胞会向营养成分高的下室跑,计数进入下室的细胞量可反映细胞的迁移能力。 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是常用的细胞功能检测手段之一,其应用范围包括:内皮细胞血管形成;肿瘤细胞生物学;炎症研究;ADME/Tox药物开发;细胞分化;细胞成像研究。
四、细胞侵袭实验:常用8.0、12.0μm膜,原理与细胞迁移实验类似。Transwell侵袭实验,其实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用一层膜将高营养的培养液和低营养的培养液隔开,细胞放在低营养的培养液里,为了找吃的,细胞会往高营养的培养液里面跑,但是有膜挡着,所以要穿过膜才行。我们在膜上涂上一层基质胶,模仿细胞外基质,于是细胞要把基质消化了才可以从低营养的培养液跑到高营养的培养液里面,最后我们检测高营养的培养液里细胞量就可以知道细胞的侵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