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Ⅰ卷 文言文阅读题详析

109.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Ⅰ卷

文言文阅读题详析

作者:gkgushiwen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旨在对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题进行详析,给出重要注释,全文翻译,明确答案和点拨解题技巧。提醒:全文约3000字,请耐心阅读。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原文】鲁芝字世英,扶风郿①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②,耽思③坟籍④。郡举上计⑤吏,州辟别驾⑥。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⑦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⑧,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⑨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注释】①扶风郿:今陕西眉县。②雍: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③耽思:潜心研究。耽,沉溺,入迷。④坟籍:古代典籍。据《左传》,古代书籍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称谓。因以坟典或坟籍称代古代典籍。⑤上计:地方官员年终向国家汇报户口、垦田、钱谷出入数字等情况。朝廷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⑥别驾:是刺史的首要属官,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⑦行:代理。⑧关右:又称“关西”。潼关以西地区。⑨宣帝:即司马懿。

【译文】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他家世代享有有美名和贤德,是西州的豪门大族。他的父亲被郭氾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才迁居雍地(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致力于文化思想研究。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向朝廷汇报郡里的情况,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作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于是举荐为孝廉,提升鲁芝为郎中。又先后被授予骑都尉,参军事之职。后来代理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为尚书郎。曹真出朝督促关右军务时,鲁芝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去逝后,宣帝代替曹真督促关西军务,于是任命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调任天水太守。

【原文】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⑩,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⑪。迁⑫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⑬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⑭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⑮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⑯,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⑰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注释】⑩镇卫:镇守捍卫。⑪复:收复。⑫迁:调任。⑬赴阙:到京城。⑭谠言:正直的话语。⑮伊周: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两人都曾摄政。⑯东市:刑场。⑰直:有理。

【译文】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常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一直在下降,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又重新修筑城池完善市场,几年的工夫,被掠夺的土地都收复了。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做天水太守。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曹爽辅政的时候,鲁芝被提拔为司马。多有正直的言论和深远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又率领他的手下强行打开城门,砍断门闩,骑快马见到曹爽。并劝曹爽说:“先生您处在伊周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拉一条狗都不可以了(更不要说统领人),如果辅佐天子保住许昌,依仗帝王的威仪,号令天下征讨叛逆,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不是想去东市被杀头,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被杀。鲁芝也因曹爽被下狱,但他始不去为自己申辩是非曲直,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喜欢他,于是赦免了他。 不久,起用他作了并州刺史。

【原文】诸葛诞以⑱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⑲,掌刑理⑳。武帝践阼,转㉒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㉓,告老逊位㉔,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㉕,给吏卒,门施行马㉖。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㉗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㉘!”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㉙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注释】⑱以:在。⑲大尚书:即吏部尚书。⑳刑理:刑法。㉑践祚:登上帝位。㉒转:调任。㉓悬车:辞官退休。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此时废车不用。这里指七十岁。㉔逊位:离职退休。㉕特进:官名,授予特殊地位的人格外的恩宠。㉖行马:行马就是木头架子,置于官府门前,用来遮挡人马。㉗服事:担任公职。㉘望:怨恨。㉙茔田:墓地。

【译文】诸葛诞在寿春发动叛乱,魏帝亲自出征,鲁芝率领荆州的文武官员作为先锋走在前面。诸葛诞被平定后,升任大尚书,掌管刑法。武帝登基后,调任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因为他为官清廉为臣正直,向来不置办田宅,于是武帝派军士为他造了一座有五十间房屋的宅院。鲁芝知道后,借口年高力微,告老还乡,向朝廷请求的奏表上了十多次,于是征召为光禄大夫,赐以特殊的地位,御赐随行吏卒,家门前可设置行马。羊祜作为车骑将军,于是以自己的位置让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自好,清心寡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承担公事直到满头白发,却始终在尽人臣之礼,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的位子却超越了他。用什么阻塞天下人对我的怨恨呢!”皇上没有听取。(可见)他被人敬重到了这样的程度。泰始九年去逝,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他哀悼哭泣,赐谥号贞,并赐墓地百亩。

【试题解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解析】

答案:C。先来确定断句的重点,四个选项不同之处就是“芝坐爽下狱”“ 口不讼直志不苟免”两句。“芝坐爽”和“下狱”不能断开,“芝坐爽”不成句,注意这里“坐”是因为的意思。由此排除AD。“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这句“口不讼直志”不能和“不苟免”断开“不苟免”单独成句无法解释。同时“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四字对四字,结构也非常整齐。由此排除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解析】

答案:C “践阼”指登帝位。句中“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不是必要条件,没有根据。另外,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为主位。故“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错,应为“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主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解析】

答案:B

“蜀地饱受侵扰”错,应为天水郡。“恢复旧境”错,应为“收复失地”。“修建城市”错, “城市”古代指:修筑城池完善市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解析】以:在,译为凭借,似乎不太妥当。先驱:在打仗时就是先锋。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文:(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解析】履正:躬行直道。履,实行。素:素来,一向。为:替,给。屋五十间:即五十间屋,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数量词作定语后置的情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