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破产法”多地已实施,“诚实”和“不幸”是重点,值得收藏
相关推荐
-
执行一线 | 给“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一次重生的机会!
2020年6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确立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高淳法院)为"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试点工作"法院.目前已有20多人向高淳法院申请个人债务清理,经筛选已立案受 ...
-
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可退出执行机制
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可退出执行机制 文/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 夏群佩 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叶翔 [裁判要旨] 个人债务清理机制,具备个人破产制度要素,可参照适用现行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在个人债务 ...
-
35岁创业失败,负债75万,中国首例“个人破产”案获批准
破产制度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基石,保护的是诚实但在生产经营.生活工作中遭遇不幸的债务人 剩余图片去和讯查看 图/Unsplash 编辑 | 鲁伟 个人破产制度,在中国终于从探索到"破壳&qu ...
-
重大突破!全国个人破产首例欠75万债无法偿还 但个人破产≠纵容老赖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据羊城晚报报道,深圳市民梁某于19日上午11时许收到了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送达的裁定书,法院批准了他的个人破产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深圳经济特区个人 ...
-
破记录丨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的实务探索
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的实务探索 刘子巍* 引言 关于重整程序中债务人企业的信用修复问题,在实务界已有不少探索,但多表现为各地方.各部门基于条块管理思维下的"各自为战",既缺乏全局性,又 ...
-
个人破产法正式实施,你还敢赊账卖轮胎吗?
当欠款人经营失败,没有能力支付欠款,又不能得到债主的延期和减免时,欠款人该怎么办?今后,这批"诚实但不幸"的创业者,将会有破产的权利. 近期,全国多地开始逐步拟草.落实<个人 ...
-
给“诚信而不幸”的人生按下“重启键”!69人通过江苏法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程序走出“债务泥潭”
交汇点讯 前不久,随着深圳个人破产条例第一案裁定的生效,35岁的梁文锦成为我国大陆首个在法律意义上"破产"的自然人.个人破产制度,也随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与 ...
-
你的没耐心,正在毁掉孩子的独立性诚实观和自信心,值得收藏
你的没耐心,正在毁掉孩子的独立性诚实观和自信心,值得收藏
-
首部个人破产法实施,“救助”诚实而不幸的人,需经过三年破产期
欢迎收看照理说事之拍案惊奇 3月1日开始,全国各地多部新的法律开始实行,其中有一个法条很引得人们注意,那就是从3月1日开始,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开始实行,同日全国首家,个人 ...
-
注意: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已实施,可能会有大量的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附:无效的法律后果 完美借条范本...
来源:转自民法典权威解读.民法典君整理了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放在百度网盘共享方便各位学习,特致谢热心读者! 最高院再次修改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民间借贷利率保护 ...
-
《民法典》已实施,《物权法》废止!这些要点,业主和物业应知晓!
<民法典>已实施,<物权法>废止!这些要点,物业和业主应知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同时废止& ...
-
“双闪灯新规”已实施,违者罚款200记3分,车主要尽早了解
很多人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现在的交通规则更新的越来越频繁,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当道路上汽车不多的情况下,即使驾驶人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瑕疵,都不太可能会造成事故发生,而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在增加,很多城市 ...
-
警惕!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已实施,可能会有大量的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附:无效的法律后果 完美借条范本...
来源:综合法律公园 大队长金融.烟雨法明 声明: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 ...
-
好消息!南宁推行“交房即交证”!广西多地已实施
买过房的人都知道 不动产权证的重要性 有的业主在交房后几个月能拿到证 有的却要等上数年-- 现在,好消息来了! 6月1日,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份<倡议书>,倡议书提出,该 ...
-
2021年新补助来了, 年龄到了就能领, 每月最高500元, 31省已实施
2021年新补助来了 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我国的社会保障也越来越完善了,这也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富强.说到社会保障,人们自然会想到五险一金. 确实五险一金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福利 ...
-
反家庭暴力法已实施5年,曾被家暴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国出台的专门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其目的是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的和谐.社会稳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