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新刊 | 葛耘娜:无处安顿的女性

(0)

相关推荐

  • 中西方女性,究竟谁爱家庭,谁爱职场?

    发布时间:2021-01-10  文 | 莉莉艾伦 来源 | 东观西望WEIV(微信公众号ID:gh-3bed6ee95ccc) 演艺界女星的婚后复出.校长对自己做家庭主妇的女学生不满,每当这类公共事 ...

  • 互联网时代的创作(下):作品缺乏内在的对抗,更多是对外的讨好

    作者丨陈飞樾 审阅丨李雅伦 06 赛博世界里创作者的"自我控制" "控制论"(cybernetics)这一概念向我们展示了媒介或者环境本身是怎样对输入(inpu ...

  • 女性的“性别盲视”是如何出现的?

    作者:莫小北 我们理解女性的直观方式就是通过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公布的<中国社会中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与数据(2019年)>显示:女性户主仅占比18%,单位负责人男 ...

  • 互联网时代的创作(上):我们注定不会再有伟大的作品了吗?

    作者丨陈飞樾 审阅丨李雅伦 上网超过十年的用户可能都会有相似的观察--内容界面里,"数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可见了. 在Web1.0时期浏览一篇博客文章,可能自始至终都见不到一条数 ...

  • 论文荐读 | Nikos Papastergiadis—跨国公共领域:大屏幕和美学的大都会主义

    好文推荐 <传播与社会刊>专辑 <传播与社会学刊> 第21期(2012):129-150 跨国公共领域: 大屏幕和美学的大都会主义 作者 Nikos Papastergiadi ...

  • 试论解读网络自拍文化

    摘 要:当自拍遭遇网络,无数个体的影像在网络上被展现,创造着"网络自拍亚文化",承载着网民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一种新的表达和沟通方式.网络自拍文化在各种力量的博弈中发展,草根对 ...

  • 《读书》新刊 | 葛承雍:科技与艺术相嵌的文物之彩

    编者按 近年,电视节目上经常有关于文物的大型专题节目,如<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颇受电视观众的瞩目.不得不说,在声光电的作用下,这些节目 ...

  • 《读书》新刊 | 葛兆光:从细微处看大关节

    编者按 元明之际,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传统学者如宫崎市定.钱穆等都认为这一时期并没有什么"民族革命"或夷夏观念,后来的学者也往往一仍其旧,在稳定的历史叙述框架中论述,即汉唐 ...

  • 无处安顿的心

    2008年3月21日星期五 近期以来我一直在忙,忙些什么呢?主要不是忙工作,也不是忙家庭,我忙得这些正事都顾不上了.生活似乎只是在应付,得过且过,心思却用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上. 单只说在网上的世界 ...

  • 心灵无处安顿?是因为你没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回家 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 一花一景 皆是大地的气息 空气里也弥漫着山林的味道 不禁感概,这才是接地气的生活 滋养着整个身心 蓬莱迎曦 | 长江石 回到帝都 被钢筋水泥禁锢 心情急转直下 都在讨论逃离北 ...

  • 读书: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短评

    在北师大的中国文学史公开课上,康震教授在讲唐诗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我告诉你们,(中国)诗只分为两种,一种是唐诗,一种是其他的诗. 这句话说得很有气势,从某种角度上看,也极有道理.就文学体裁上讲, ...

  • 埃莱娜·费兰特:作为女性,我们要建立丰富广阔的文学世界

    "我只有采用一种简洁.清醒.强悍的女性声音,类似于这个时代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声音,我用这种声音开始写,才会觉得能写一个好故事." --埃莱娜·费兰特 注:本文摘自埃莱娜·费兰特的书 ...

  • 《读书》新刊 | 郭宝昌:京剧现代化,需要“革命派”

    编者按 著名电影导演郭宝昌一生挚爱京剧,对中国京剧源流.掌故如数家珍:也因青年时期电影导演专业等训练的关系,同时关心京剧美学的问题.这篇文章,就是他对京剧现代化进程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争议的样板戏,发表 ...

  • 《读书》新刊 | 罗新:布哈拉千年枣

    编者按 说起公元八世纪阿拉伯大军对布哈拉的征服,场面似乎很是热闹.除了战场上照例的烧杀抢掠,这次还在谈判时直接洗劫了可敦(王后).不过可敦既是败军之将,其后倒也顺服,不仅协助呼罗珊总督赛义德继续征服撒 ...

  • 《读书》新刊 | 王路:周礼全先生的四本书

    编者按 今年是周礼全先生诞辰百年,王路教授撰文纪念乃师.本文介绍了周先生的主要著述,概述其学术脉络,并兼及周先生的生活故事.同时,作者也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既延续师承又寻到自己的路,几十年的哲学研究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