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统一中国的是秦国,而不是实力最强大的楚国?
相关推荐
-
战国老伙计们相爱相杀数百年,最后成败得失转头空!
战国七雄之间的盛衰兴亡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道理呢?战国之中一开始最牛X的应该是赵国,春秋第一强国晋国被赵.魏.韩三国瓜分之后,魏想联合赵伐韩,赵说韩是兄弟之国不可伐之.韩也想拉拢赵击魏,赵言魏是骨肉之邦 ...
-
“战国七雄”都灭国那些知名国家
韩国 韩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弱鸡,唯一的战例是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并把首都从阳翟(今河南禹州)迁到郑国的首都新郑(今郑州新郑).不要小瞧郑国,郑庄公(前743年-前701年在位 ...
-
泪痕春雨漫评春秋战国(二十二) 郑庄公的辉煌 一手好牌却越打越不顺
郑庄公时代的郑国,单就戏份而言,真可谓当时的第一主角. 当时的郑国戏份非常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郑庄公身兼两重身份. 第一.郑庄公是郑国的老大. 当时,齐.楚.秦.晋四强争霸的格局还未确立:所以郑 ...
-
战国历史科普系列十——为什么战国时代是秦国统一中国,而其它几雄做不到
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这里选取10篇优秀历史文章进行科普 1.除"鸡鸣狗盗"."狡兔三窟",你还知道战国四公子哪些事迹? 2.赵国阵亡40万人,为什么仍然守不住长 ...
-
若不是输了不该输的这一战,秦国将提前20年统一中国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诗仙李白对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六国这段历史所进行的艺术化表述.读到这两句诗时,相信人们脑海中都会浮现秦始皇派出秦军席卷神州大地的 ...
-
秦国统一中国的重要因素:权力的顺利交接,减少了内耗,国力暴增
秦国能够在战国末年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有多种因素,除了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权力传承和交接的顺利.尤其是在秦献公即位后,相比东方诸国,顺畅的权力交接极大程度上 ...
-
「四维中国通史」第十八讲:秦国是如何统一中国的?(下)
彻底控制了关中之后的秦国,只能说是个强国,并不具备对六国的绝对优势.而真正让秦国所向披靡的,还是靠另外两步:其一,吞并巴蜀:其二,打通进入中原通道. 秦国吞并巴蜀路线 巴蜀之地,在大禹分为九州时候被称 ...
-
「四维中国通史」第十七讲:秦国是如何统一中国的?(上)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一个话题:秦国是如何统一中国的? 提到这个问题,我们要从秦国的历史来时说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秦国是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对外战争经常"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可事 ...
-
楚怀王如重用屈原,秦国至少推迟50年统一中国
在战国中后期,鬼谷子的纵横之术大行其道,其弟子苏秦.张仪将战国搅得天翻地覆.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如坐针毡,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招致群起而攻.特别是大国,最容易被小国合纵. 所谓"合纵&quo ...
-
战国318 李牧出山——秦国东进统一中国的一大麻烦
李牧以退为进大破匈奴以后还是受到赵王的重视的,赵王之后也委以重任.在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李牧率领自己的部下攻击燕国,占领了武遂和方城.也正是因为这一件事,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42年),燕 ...
-
战国314 灭韩——秦国统一中国的壮阔的进程就此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序幕
上回为您说到韩非一个人在秦国孤军奋战,为的就是让自己的祖国--韩国能够多活几年. 李斯首先看穿了他的阴谋,他对秦王提出了两个针对性的验证方法:第一就是把我李斯派到韩国看看韩王对我的态度:第二就是派 ...
-
统一中国的雄主——隋文帝杨坚
杨坚(541一604),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其父杨忠,为北周大贵族,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北周柱国大将军独孤信认识到杨坚前途无量,便把自己14岁的女儿嫁给了杨坚. 557年,北周灭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