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分晋时领土最大,战国初却屈居魏之下,源起这次不起眼的内乱
相关推荐
-
战国七雄之魏国的历史,第三个被秦灭亡,魏武时代已成过去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是第三个被秦灭亡的.魏国从公元前403年魏文侯魏斯建立诸侯国到公元前225年魏国都城大梁被水淹.魏王假被俘,共历经了8代8个王178年. 魏国的先祖是周朝时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因被武王 ...
-
战国初期,魏国跨越赵国去消灭中山国,赵国为何不反对呢?
三家分晋后,魏国先于赵韩两国,把注意力放在了主修内政上,随着"基本功"打得越来越扎实,就在赵韩两国外扩而内政不济.转而再修内政时,打完基础的魏国便抢先开始了外扩步伐.后来,赵国想联 ...
-
战国“第八雄”:二百三十年屡遭灭国危机,却在称王后迎灭顶之灾
这是一个神秘的国家,史书记载它曾遭受多次致命打击,却又神奇地复国成功..进入战国后,它还一度称王,壮大成"战国八雄",令世人为之惊叹.这个国家,就是中山国. 其实,早在西周晚期,中 ...
-
三家分晋时,智氏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反而身死族灭?
春秋未年,晋国公室内讧不断,大权旁落,势力衰微,智.赵.韩.魏.范.中行氏等六家上卿乘机崛起,他们牢牢地把持着晋国的军政大权,不时相互倾轧,擅自征伐,国君在他们眼里,只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如鱼得水,逐 ...
-
刘焕解读战国国号系列四——赵国比魏国强大,为何后世作为国号,魏远比赵多?
欢迎大家关注. 解读战国国号系列目前出了三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不少人在后台留言,询问"赵"这个国号为何很少使用,本篇文章就专门谈下这个问题. 纵观中国历史各朝代的国号.春秋时候的 ...
-
赵国即将灭亡时,为何赵王迁还要杀了李牧?原因有三个!
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激烈较量,为武将的登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国四大名将.按照介绍,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期四位著名的将领,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 ...
-
三家分晋对周王朝影响大还是齐魏互王对周王...
三家分晋对周王朝影响大还是齐魏互王对周王朝影响大? 大家都知道,<资治通鉴>从周王正式分封韩魏赵三家魏诸侯开始.司马光认为,三家分晋标志着周王朝的礼坏乐崩.周王连自己最后的礼都无法守住,已 ...
-
战国时军事力量最强的赵国,为何率先被秦国所灭,罪魁祸首就是他
小编一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看到你们给我关注评论的时候很高兴与大家见面,请多多指教.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其实跟秦国算是同宗同祖,秦始皇嬴政其实就叫赵政.赵国的军事力量在七国中是首屈一指的,但却率先被擒 ...
-
战国序幕:韩、赵、魏三家分晋
已关注 韩赵魏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晋国卿大夫赵.韩.魏三家,取代晋国,并列诸侯,成为战国时期重要的诸侯国. 知氏专横 早在晋平公.晋昭公的时代,晋国国政已经为卿大夫所左右,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荀况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qu ...
-
魏赵韩三家分晋,为什么实力最弱小的是韩国呢?
早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成为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就晋国来说,其大权长期被卿大夫所把持.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 ...
-
战国七雄之赵国的历史,第二个被秦灭亡,“胡服骑射”终为泡影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是第二个被秦灭亡的.赵国从公元前403年赵烈侯建立诸侯国到公元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攻破.赵王迁被俘,共历经了9代10个王175年.如果算上公元前222年逃往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