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笔记】标本中气与六经的关系弄不明白?都是开阖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伤寒论》六经实质的同时会关注到“标本中气”这一理论,有初学者不明所以,有人则因为无法用更好的理论将两者结合到一起便认为两者不属于同一派系,便抛之弃之;也有少部分人尝试从文献古籍中寻找答案,但众说纷纭。近日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在无锡市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研修班讲课之时以开合枢理论阐释标本中气的内涵,小编听完之后豁然开朗,便作简要笔记,以供同道交流讨论。
本次推送也有幸得到顾植山教授多次耐心而谨慎地指导修稿,特此拜谢顾师之恩。
“标本中气”溯源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素问.至真要大论》
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
岐伯: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方药中老先生在《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中提到,标本中气的本质就是阴阳的相互出入问题,要从整体恒动的角度来看待。
“标本中气”与开阖枢


【点击图片可另存放大】
顾植山教授指出
本为气化之始,标为气化之终。
“少阴太阳从本从标”者,少阴君火本在南方,由南方下降入藏于北方太冲,《阴阳离合论》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从本火化于南方,从标寒化于北方,故《伤寒论》少阴病有热化寒化之分。六经病欲解时往往与其“标”的时间相一致,少阴欲解从子时始。
太阳之化始于北方寒水之位,“冬至一阳生”,《阴阳离合论》“少阴之上,名曰太阳”,而其标则在太阳气化达最盛时的南方,也即太阳欲解时的“巳至未上”。《伤寒论》太阳病的主证“恶寒”“发热”即是其从本从标的表现。
太阴气的“始”在广明之下,亦是长夏湿土之地;湿土的性质向下,“终”于阴极转枢之位,标本一气,故太阴从其本即可。
少阳是太阳之气上升至一定时段的一种象态,始于太阳,终于与太阳的“两阳合明“,其“始”与“终”均可称相火,故少阳从其本。
厥阴之气始于初春之风木,终于 “两阴交尽” 之厥阴;厥阴出阳处为少阳,风从火化亦为少阳,故厥阴不从标本,从乎其中见的少阳相火。
阳明是两阳合明后的右降之气,气化始于秋初燥金而终于阳明阖,本标同性,却因与太阴共同完成太极的右降运动而中见太阴湿象,“燥与湿兼”,故不从标本从乎中。今年岁运为燥金太过,但同时又出现了大面积洪水泛滥,“燥与湿兼”之象凸显,但这是阳明兼湿,仍有燥的制约,故少见以往湿盛时常见的发霉、舌苔厚腻等象。
所以,认识标本中气就一定要从三阴三阳的运动去理解,而开阖枢正是三阴三阳的运动方式。
《伤寒论》六经的本质
《伤寒论》六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其六经之实质,成为后世医家历来讨论的焦点之一。有经络说、脏腑说、地面说、阶段说、气化说等等。从开阖枢与标本中气角度理解六经之本质才是正确的理解方式,也才能更好地理解《伤寒论》六经欲解时。
参考文献
1.顾植山主审.海霞.陶国水.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2.方药中,许家松《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杨茹芸.吕翠霞《以标本中气与开阖枢理论探讨《伤寒论》六经辨治规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