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人道

古之圣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然如老子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那么,圣人为什么要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于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

天之道,亦即自然之道,如水向低处流、热向冷处去、风向空处吹、高坡坠入沟谷、植物为动物所食、低能动物为高能动物所捕、生物死亡又复归于土,一切倾向于平衡,是为损有余而不不足。

人之道,亦即人类干预之道,如建造房舍、如转化能源、如种植粮食、如驯化动物、如等级的建立、如财富的累积,一切行为赋予人类的目的,是为损不足以奉有余。

圣人是得道者,圣人之道导人道合于天道,是为无为之道: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强求、不折腾,不夹杂私欲的为。

人类在成为人类之前,完全受制于天道自然之中,当人类产生,人道便产生作用,人道对自然有了修饰和改造作用,这是人道从天道的分离。那么人道是否可以独立于天道之外呢?答案是否定的。当人道出离天道太远,必然又复归天道,这就是天道的作用。圣人主动追求天人合一是因为如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亦是因为如此。

真我无求

2021.04.12

(0)

相关推荐

  • 天道求无 人道求有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 ...

  • 天道地道人道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天道.地道.人道.可是我们如果问什么是天道.地道.人道,人们似乎也都能说出点道理,我们日常也经常说你这个不人道,老天爷饶不了你,要办事地道.那么究竟什么是天道.地道.人道呢? 所谓道 ...

  • 无极和太极,天道和人道

    无极就是太极吗? 我们知道最早提出太极概念的是孔子,而无极概念,是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用"无极"来表示道的终极性,指世界无边无际,无穷尽. 而孔子,用&quo ...

  • 《悟真·西江月》注【以易道、天道、人道喻丹道,揭示内丹之秘】

    按:<悟真篇>以易道.天道.人道喻丹道,揭示内丹之秘.<西江月>有一十二首,以对应一年十二律,张紫阳真人自注曰:"西者金之方,江者水之体,月者药之用." 外 ...

  • 陆寿筠:内圣自何端起修:天道?人道?

    内圣的目的是为了得道,也就是能识解中国道家义理中所蕴含之"道".得道的目的,是通过尊道的外王实践,赋予人生以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内圣外王",则是对于中国优秀 ...

  • “天道”与“人道”的奥秘!(此文广结善缘)【一点资讯】

    <道德经>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补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是:自然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多余的. 怎么理解呢? 先说&qu ...

  • 【左岸风文学】陆文龙|天道•孝道•人道

    天道·孝道·人道 作者 :陆文龙 今年春节,我独自回苏北陪老妈过年.因为不想她孤单.爱自己的亲人家人,将心比心,要感同身受,这没有什么可疑虑的. 我的妹妹也是很善良的一个人.她对亲人家人的爱,也是出于 ...

  • 天道 地道 人道 道法自然

    预测多了,什么样的事都能见到,但有些事是很考验预测师是在做善事,还是造口业. 比如说某人问,我明年公务员能考上吗? 起局一看,明年根本就不可能考得上,这个时候你会怎么说?说明年一点机会没有?还是告诉对 ...

  • 国学十二道,道出“天道”“地道”“人道”道道扣人心弦

    国学十二道,道出“天道”“地道”“人道”道道扣人心弦

  • 第14-15集四柱八字学曾氏命稿例题全解课程全集:天道地道人道、干支作用关系喜忌理论分析

    第14-15集四柱八字学曾氏命稿例题全解课程全集:天道地道人道.干支作用关系喜忌理论分析 视频+教材=成功 大多数爱好者对四柱预测理论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和思路,平时书看得比较杂乱,都没有悟出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