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修复:学院制教育是大势所趋
相关推荐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在即,故宫文物医院正为赴港文物“体检”
北京讯 2022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后,将展出800余件来自故宫的珍贵文物.为确保香港同胞能看到最精美的文物,早在几年前,故宫文物医生就开始着手对赴港展品进行健康评估,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 ...
-
“正清和纳徒志禧,墨花轩艺脉传承”-田子淳先生收徒仪式顺利举行
2020年6月6日上午,著名大写意画家田子淳先生收徒仪式,在济南康祺悦心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 山东省书画学会副会长.山东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聂鸿立先生,山东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王力先生,著名书画家郑 ...
-
资讯 | 国丝承担的“福州市博物馆馆藏宋代墓葬出土丝织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验收
2020年11月27日,福州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在福州市博物馆对中国丝绸博物馆承担的"福州市博物馆馆藏宋代墓葬出土丝织品保护修复项目"进行验收. 参加验收会的专家有:福建省博物院副院长 ...
-
故宫古书画修复大师张旭光|父子三代传续,守护古书画中的“旧气”
书画的装裱修复手艺,至少在晋朝就已存在,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裱画技术唐时初具规模,至宋徽宗宣和年间日臻成熟,传承至今.文物之所以能够留存千年,靠的是一代代修复人为之"续命". ...
-
现代科技助力古书画装裱修复 故宫精修巨幅山水图贴落
2021-03-30 04:07 华人号:中新网 故宫文保科技部书画修复组组长杨泽华展示修复前后对比图盛佳鹏摄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纵四点四米,横二点八米.这么一幅巨大的<蒋懋 ...
-
古书画装裱:一直被忽略的美
书画装裱艺术的起源和概况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后来传到日 ...
-
阅读 | 古书画装裱知识,大开眼界(附书画装裱全过程)
御笔仲秋帖子词卷包首 " 窃谓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 中国书画之所以成为艺术品 能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 一个关键问题就在于装裱和修复. 装裱也叫"装磺." ...
-
古书画:清代画家花鸟画选
余省 桃花双绶图轴▲ 李鱓 桃花柳燕图 天津博物馆藏▲ 石涛 花卉册▲ 题识:1.地湿沙青雨后天,墙头春杏正鲜妍.水边新燕衔泥蚤,花下蜻蜓戏蕊先.买醉江南好亭榭,放歌曲裹快蹁跹.一枝 ...
-
古书画赏析:南宋绘画精品十四帧
南宋 夏圭 西湖柳艇图 绢本 107.2x59.3cm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他们画风不尽相同,各成一派.『南宋四大家』开创了山水画的新格局,使边角取景入画成为南宋山水画的主流, ...
-
古书画欣赏:五代宋元,花鸟画集珍
五代 后唐 李赞华 秋林群鹿图轴 北宋 文同 墨竹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时期,苏轼和文同的墨竹最为世人所称道.此为文同传世唯一真迹,且艺术水准是其他画家所无法超越的. 北宋 赵 佶 红蓼白鹅图轴 ...
-
恢宏典雅古书画:历代名家名作欣赏
唐 佚名 唐人宫乐图 五代 董源 .龙宿郊民图 五代 巨然. 秋山问道图 宋 范宽 溪山行旅 纵 206.3厘米 横 103.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宋 郭熙 早春图 纵158.3厘米 横108. ...
-
古书画欣赏:赵孟頫,唐伯虎,郑板桥 作品选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 -1322年7月30日[1]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2]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