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2022同济建筑考研全网最详攻略,你值得拥有!

今天是2022几凡系列公开课同济考研之形势专篇第一讲,几凡教研组就好好给大家分析一下,同济建筑的报录比情况,考研趋势,复试趋势,以及解答一下同学们最最最关心的问题——

“同济到底是缩招了?还是在扩招?”
“分开划线后的变化?”

这可能是全网你所能找到的最详细的的同济建筑考研攻略了,记得收藏!反复复习哦!

本文内容:

01 学制区分
02 报录情况
03 毕业就业
04 考察趋势

适合阅读:

2021准备同济建筑复试的同学
2022准备备考同济的同学
所有对同济建筑怀揣憧憬的同学们

01

“学制区分”

——学硕?专硕?傻傻分不清

首先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下面的几张招生简章对比——

● 图左为同济大学建筑学专硕招生简章,图右为同济大学建筑学学硕招生简章详情

● 图左为同济大学建筑学专硕招生简章,图右为同济大学建筑学学硕招生简章详情

● 图左为同济大学建筑学专硕招生简章,图右为同济大学建筑学学硕招生简章详情

追溯同济建筑招生史,从18年才实行了真正的学制之分。在此之前是没有学硕专硕之分的。

PART A

学硕专硕区别:

01 培养目标

专硕:采用全日制脱产学习方式,由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研究性设计论文三个主要环节组成。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导师由本校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担任,副导师为企业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

学硕:采用全日制脱产学习方式,由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两个主要环节组成。

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别,根据一些往届的几凡学长学姐反馈,我们了解到学硕的公共课会偏多,而专硕则会多一门设计课:设计Ⅲ。这一点,学分要求上也可以体现。

● 专硕学分要求

●学硕学分要求

02 学位不同(重点)

专硕:建筑学位

学硕:工学学位

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专硕与学硕最终所授学位不同。而建筑学位和工学学位,在大家以往的认知里面就是——“是否过评估”。

实际上,一个作为专业性人才,一个作为学硕性人才,发展培养定位目标是不一样。但是对于建筑学学生,尤其是同济的建筑学学生来说,专硕与学硕的差别可能并不像其他专业的差别那么大。如果本科过评估的同学专硕学硕几乎无太大区别,其他同学如果选择专硕可能影响的也只有一注考试的时间限制(这个大家可以自己衡量)

仅仅是设置的不同,个人选择的不同,而不存在优劣之分。

03 研究方向

● 专硕研究方向

● 学硕研究方向

这里指的注意的一点是,专硕和学硕的研究方向都包含着建筑设计与其理论方向什么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设计方向的,既能选择专硕,也能选择学硕。”

当然,我们会更建议考设计方向的同学的,选择专硕。因为在学硕专硕分开排名后,设计方向同学在学硕里,排名不占优势。选择学硕的同学三个方向:快题、技术、历史都可以作为选考科目。

同时有些导师会存在只能带专硕,不能带学硕,或者只能带学硕不能带专硕的情况,所以这一点同学们也要注意,大家复试联系导师师的时候可以主动说明自身情况进行沟通。

PART B

学硕专硕?研究方向?教学梯队?

——三者之间的联系

同济大学作为全国建筑学学科建设最成熟完备的几所学校之一,建筑学学科分类非常详尽。也拥有非常非常非常多优秀的建筑学导师们。关于导师们的详细介绍可戳:【重点】同济建筑专业导师信息(最新版!)

大家报考的时候,只有学制的选择和研究方向的选择,而因为同济梯队的细分,教学梯队并不存在与研究方向的严格对应关系,这也是我们常给大家说的。

”截止到目前为止,你们初试所选方向,与你选择导师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初试选考技术方向,依旧可以选择设计梯队的导师,同理假使你已经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初试选择技术方向或设计方向亦可。”

前方重点来袭!
大家记得一定拿好纸和笔!
因为这是一道算术题!

02

“报录情况

——报录比70:1?别信!

还是照例看几张图(数据均可官网查询)——

● 专硕硕士专业目录查询

● 学硕硕士专业目录查询

PART A

易错知识点:

● 专硕:085100建筑学
● 学硕:081300建筑学(在工学选择之后)
且在专硕详细里面,拟招生55人。值得注意的是这55人里面是不包含推免和少干的。
专硕类别下,你可以选择:
01建筑设计
02城市设计
03室内设计
04遗产保护
一般则建议同学们选择:01建筑设计 
学硕类别下,你可以选择:

01建筑历史与理论

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3建筑技术科学

04建筑遗产保护以及理论

05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06室内设计及其理论

一般则建议同学们选择:01建筑历史与理论或03建筑技术科学 
原因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给大家讲清楚,即你初试所选择的研究方向与你最终的梯队导师选择没有直接关系。
专硕学硕在学位上会有区别,以及培养方式上会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设计方向(即初试考快题)选择专硕;技术/历史方向选择学硕。因为这三个方向的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经验都会很充足。

PART B

2012年以来录取情况分析

● ©几凡教研组所有,禁止盗用。

这个是几凡教研组寻找了各方面的资料,为大家汇总的一个2012年以来的录取情况统计表,当然在此,几凡教研组也建议大家,在考研期间一定要具备搜集信息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同学们对于考研之路也会越来越清晰。

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同学们很容易被官网数据“吓到”

特别是18年,开始分学硕专硕之后,同学们似乎有点看不懂这个数据了。

那么借此机会,几凡教研组就跟大家好好讲清楚,这些年同济招生史那些不可忽视的“大事件”。

01

2015年同济建筑夏令营开始对外招生

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通过夏令营初试——参加复试——优秀营员和没录取。

● 优秀营员且同时拿到学校的保研名额,则保研录取成功。

● 优秀营员但未拿到学校的保研名额,则需要参加全国统考+复试,且从18年开始,初试成绩过国家线则免复试直接录取。这一部分同学属于全日制统考,并不属于推免计划的同学。(划重点)

注:夏令营之后依然会有保研系统,每年都会有没录取夏令营同学但保研成功。(夏令营保研+保研系统=推免名额,后文将统称为推免名额)

02
2018年——学制改革
在2018年以前的同济录取情况,基本上推免名额+统考名额=最后总录取人数。
2018年(注:这里所说年份均为录取年份)则是同济建筑招生史上,分水岭的一年。这一年,开启了学制改革。
咱们以2018年为例,给大家具体说明:
首先看推免人数——18年学硕推免录取39人,专硕推免录取59人,总共推免录取98人。
再看总录取人数:170人
按照以往经验,我们似乎可以推算当年统考录取名额:72人。
但同学们通过几凡的18年红榜应该得知,当年进入复试才70人?最终录取51人(其中几凡41人包括复试班31人)。
那还有部分同学呢?那就是前面说到的,从18年开始的,免复试录取的部分优秀营员
03
专硕学硕报录比:
看到2018年的统考,学硕专硕的报录情况,很多同学都百思不得其解。
——报考700人,录取10人,学硕是不是非常难考?
——但你们又说初试考快题方向更有风险,技术历史会稍微保险一点,这样一看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们是不是在骗我?
首先,18年同济建筑招生虽然是学制改革,但依然是统一划线,但分开排名。
和往年一样,大多数同学为了保险报考时都会选择学硕,也就是技术历史方向。报考专硕同学,快题方向时相对会少一些。且统一划线也直接导致最终的统考录取名单里面,学硕同学将远大于专硕录取人数。
再加上推免同学提前拟录取,所以到最后学硕专硕的实际录取人数将与学院的学硕专硕的计划录取人数非常不平衡
因此在复试结束之后,因为学硕名额有限,部分报考学硕同学将会收到短信:被询问:“是否愿意调换到专硕”。
于是导致了最终的数据上的,学硕报录比非常吓人的假象。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并没有被学校调整培养计划,依旧按照学硕的培养计划进行。

综合2018、2019、2020年的情况,还是可以发现考取技术或历史方向的同学进入复试的比例更高,考快题方向的同学相对竞争更激烈。
04 
2019年——死亡之组
好的,终于来到了我们的“死亡之组”2019年。
由数据可知:总录取人数163人,统招录取49人,推免录取114人,94人获得优秀营员,保研系统录取43人....
这些数据怎么来的,大家清楚了吗?
还不清楚的,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算一下:
 推免录取114人,94人获得优秀营员,保研系统录取43人
几个概念:
优秀营员分两种:
● 拿到优秀营员且拿到学校保研名额,则推免录取。
● 拿到优秀营员但未拿到学校保研名额,需参加全国统考,过国家线后免复试,统考录取。
● 夏令营保研+保研系统=推免名额
于是我们估计:这一年拿到优秀营员但未拿到学校保研名额,需参加全国统考名额:94-(114-43)=23人
② 统招录取49人,几凡19年红榜得知:进入复试58人,最终录取33人,其中几凡29人(复试班23人)
于是我们估计:拿到优秀营员但未拿到学校保研名额,需参加全国统考,过国家线后免复试,统考录取名额:49-33=16人
大家明白了吗?
05
2021年同济分开划线
根据去年对于2021年考研形势,乃至整个同济建筑考研的录取趋势来看,几凡教研组的老师们普遍认为,在推免录取人数和统招录取人数里面,学院会逐渐找到平衡,这样一来往后的同济统招录取人数从某种意义上,会有一定的增长。
那么今年考研保研基本达到平衡状态,基本是1:1的状态。统考进入复试104人(除去夏令营优秀营员),最终录取86人。分开划线,分开录取,考研名额持续上涨。
今年开始同济和其它学校一样,划分的越来越明确。不会再出现去年,前年极端的情况,考设计方向的同学不是很稳定,也不会出现今年的情况,考技术的方向压分。建议大家最重要的还是找擅长的方向发挥自己的优势,找清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所以,小编在此鼓励所有怀揣着同济梦想的同学们,不要被往年的数据所吓到,有梦就勇敢去追,梦想花开,将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时刻。

PART C

关于复试

同济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复试共104人,(夏令营优秀营员等政策照顾同学不包含在内)
其中复试淘汰共18人,最终录取共86人。
其中几凡学员有66人,包括复试班学员58人和往期学员8人。

【重磅】 | 几凡2021年同济研究生复试红榜!

大家可以看到上海应技大,浙大,华东理工,湖大,重大,青岛理工,山建,浙江理工,天津大学,长江大学同学都非常优秀,进入复试的比例也比较高。小编也把前几年入取的学长学姐的分数情况放在下面,大家按需索取,这些已经录取的优秀榜样,也都在几凡团队中哈~~~

【重磅】 | 几凡2020年同济研究生复试红榜!

【重磅】 | 几凡2019年同济研究生复试红榜!

特大喜讯 | 几凡2018年同济研究生复试录取喜讯

17考研尘埃落定|内附复试快题考场高分原图

现在同学们再看这些数据,应该是能够比较清楚明了了。同时大家也应该了解,同济大学的建筑学考研是非常公平的,不会卡本科,也不会卡专业。决定你能否上同济的就是你初试的分数和你复试的快题。

03

毕业就业

甲方:打不过就加入它

设计院:情怀的坚持者

公务员:甲方爸爸的甲方

独立执业:大佬的开挂之路

其他行业:会转行的建筑师是无敌的存在

小编也收集了官方的一些就业数据给大家作为参考,大家难免抱怨建筑学习之路漫漫,但也是这一路学习中掌握的多种技能才能让大家在未来选择人生的职业规划中胸有成竹、挥斥方遒。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0年预计将有本科毕业生257人,硕士毕业生286人。其中本科毕业生去向以出境、升学为主,而硕士毕业生去向以就业为主,因此毕业生择业意向分析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进行调研。

在针对2020届硕士毕业生的调查中,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占较大比重,达到了89.4%,有国内升学意向的约占4%,有出国留学意向的约占5.3%。与2019届相比,有就业意向的比例上升了7.5个百分点。

工作地意向方面,2020届毕业生中仍有超七成的同学认为上海是最心仪的就业地点,相对往届有一定下降。除了热门的上海之外,有17%的同学选择了江浙、广深地区;同时,有3.3%的同学选择了北京,较去年略有上升。整体而言,同学们的期望的工作地点仍然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在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规划方面,同学们也有不同的选择。更多同学计划在国有大院锻炼几年,再去其他类型的设计院,较多的同学会考虑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再回校或出国深造,也有一部分选择转行或创业的同学,而选择独立设计师道路的同学则很少。

在单位类型选择上,希望到大中型设计院的毕业生占比最高,其次是房地产或咨询公司,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紧随其后。

04

考察趋势

同济大学的建筑学硕士入学考试目前以3+X模式为主:分别是政治、英语、大综合以及所选方向专业课四门考试为主,X方向有三种:快题、技术和历史方向。总体而言同济大学建筑学的考察相对灵活,内容多,学习压力也更大一些,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01
大综合

大综合的学习是重中之重,也是考研路上第一只拦路虎,同济的大综合历来以考察内容多、复习难度大,出题反套路而远近闻名,每年都有许多优秀的同学因为大综合一两分的差距而落败,这个科目也需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十多本书的学习如果没有科学的安排,最终只能感动自己。反过来大家也要充满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资料在精不在多,100本书读一遍不如一本书读百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事倍功半,一切都有可能!

以每年7月份为界,在七月之前还是建议大家听一听同济老师的课程和研读相关的资料,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这些资料学长学姐也帮大家收集好了,欢迎大家联系我们加群,获取免费资料!七月之后应该提高学习强度,正式进入考研备战状态。

02
快题设计

没有一个建筑学的学生可以摆脱快题,在3+X中的大综合里也包含了50分的小块题;除此之外,不过你选考什么方向,复试快题都占据了极大的比例,甚至是复试通过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未来就业过程中,许多公司也会要求考察快题设计。

这里也给大家展示了来之不易的考场高分图纸,学长学姐不计辛苦在考试后还认真绘制自己的方案给大家作为参考。学习考场高分图纸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图纸可以表达出正确的设计思路和别具创意的解题策略,真正将主观的设计落实到规范的评分标准中。

当然几凡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校,所以老八校、新四校等全国知名优秀高校的高分图纸都可以帮助大家拿到,各位教研组的老师也会经常交流分析,力求给同学们提供最为成熟的快题设计教育体系。

03
我学到什么程度才能上同济?
先来一张分数线镇楼!

同济大学历来注重考试的公平性,不管你初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只要你获取了进入复试的资格,基本又和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点,同济的老师绝对不会对初试成绩、本科出身、是否跨专业有所歧视,只需要你展示真正的实力。

小编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迷惘的你一点帮助,我们用最真实的数据给大家分析最准确的同济建筑学考研现状,也希望你能下定决心,能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才能拥有别人不曾拥有的,希望每一个几凡er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找到未来的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