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人的美味——浸坛

浸 坛
刘述涛
赣州、梅州、龙岩、井冈山、湖南、四川、韩国都有浸泡菜的坛子,和浸泡在里面的各种菜,只是喊法不一,有的地方叫泡菜,有的地方叫腌菜。喊法不同,制作方法也不一样,遂川县将浸泡菜的菜系,统一称之为浸坛。浸坛很少是用来下饭的,都是用来佐茶的。
遂川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一大早,抓起一把茶叶丢进搪瓷大缸里,然后将锅里刚刚烧开的水倒入,刹时间,脸前雾气腾腾。端起大缸子,用嘴轻轻吹开茶叶,呡上一口,茶水顺着喉道一路直下,茶香刹时间在唇齿之间激荡,人猛地一下子就茶激醒了,昨夜已经成为过去。难怪有人说遂川人“早上一碗茶,晚上一杯酒,赛神仙过日子”。

自然,有这样的茶风,茶店也多。除了各个圩镇一字排开的茶店之外,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抬头一望,皆有茶店的字眼跳入眼帘,特别是“草林茶馆”这四个字,更是遍地开花。遂川人都知道,草林除了是红色圩场之外,草林的豆饼、瓜子、花生都是喝茶人最喜欢的美味。浸坛也不例外,我不说草林的浸坛好,那是因为黄坑的浸坛也做得好吃。另外黄坑给人的印象,就是黄坑的鹅肉做得好吃,到黄坑去吃鹅肉才是首选。但真正要说,高手仍在民间,人各有各的本事。就拿鹅肉来说,也并不只是黄坑人做得好,我在县城移动公司隔壁的“小林家宴”也吃到过比黄坑还更好吃的鹅肉。

小林家宴的鹅肉除了遂川人喜欢用米粉蒸来吃外,红烧鹅肉也是一绝。小林家宴的鹅肉好吃在味道进入到了鹅肉里面,鹅肉入嘴即香,而鹅肉所含的蛋白质高过于别的动物,而且脂肪含时很低,不饱和脂肪含量却很高,吃鹅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鹅肉还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我所知道,鹅肉还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非常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但在遂川大多数的人认为食鹅肉,会翻老伤,而使得这样的一道美味食品,在遂川县没有得到推广。

真正得到推广的仍是浸坛,千家万户都喜欢。一提起浸坛,嘴还没吃,却是口水就来,一下子就想起了浸坛的爽、脆、香、辣。
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制作浸坛,真正制作浸坛的季节是在秋末冬初,万物归仓。这时候,勤劳的主妇,终于有了闲心,可以为家庭制作饭前饭后的美味。她们将从地里收获回来的青辣椒红辣椒、菜脑、蒜子、胡萝卜片白萝卜条、新姜,菜杆,一一切好,摆放在太阳底下,让这些东西收收水分。然后准备好盐和水泉水酿就的酒娘,以及桂皮,甘草等配料。盐在锅里炒热,放进装好酒娘的坛子之中。慢慢等到酒娘冷却,就开始添加晒好的辣椒、姜片等等。当这些都装进坛子之后,一切就交给时间处理。

半个月、一个月、甚至更久,只要是浸坛不进水,不进风,保存良好,那是越久越醇,越久越香,不但浸在里面的辣椒、姜片、菜杆等不会变色,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更是味道口感非同一般。
前不久,有外地来的一批朋友,指名要吃浸坛,说他们在遂川县最忘记不了的就是浸坛。我带他们还到一家草林茶店,他们一个个吃得满头是汗,淋漓尽致,最后连点汤水也喝了。他们不知道,浸坛除了佐茶,也能炒菜,将坛子里浸泡好的辣椒捞出来,切成片,炒牛肉,鸭杂、大肠,那都美味可口,让人吃得放不下筷子。还有吃浸坛也有讲究,前不久,有位福建的小妹妹,同我一起在茶店喝茶,她夹起一个辣椒,却不懂得浸坛辣椒含满了酒娘,要吃的时候,是全个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或者是先咬一小口,将汁吸进嘴里。她是猛地一咬,酒汁四射,实在是很不雅观,让我忽然间想到不会吃汤包的人一样,也是这么一大口下去,汤水四溅。这可正是浸坛好吃,方法也要得当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