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周瑜、陆逊的战功,为何能当都督?鲁肃靠“榻上策”助孙权称帝
相关推荐
-
鲁肃:初次见面,榻上对策
斫案兴言断众疑,鼎分从此定雄雌.乱世求存,百姓们首先考虑的是生存,而各割据势力要考虑的是战略,别迷失了前行的方向,此间有鲁肃,字子敬. 仗义轻财 鲁肃生而丧父,由祖母抚育成人,所幸的是家庭条件比较好,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鲁肃篇(中)
三国良将系列之鲁肃(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鲁肃重大事件之五--榻上对 诸葛亮的隆中对,使刘备终于找到正确的战略方向.东吴也有一版非常精彩的榻上对,为孙权规划出谋取天下的战略方针,提出者便是 ...
-
三国:孙策死后,孙权如何稳定江东局势?为此砍出了哪三板斧?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江东基业创立人孙策遭遇刺杀,后伤重不治身亡. 临终前,孙策把江东之主的位置传给了18岁的弟弟孙权,并叮嘱他要:"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 由此 ...
-
榻上策,隆中对,从战略管理的'六个特性'分析,哪一个更高明?
榻上策,隆中对,从战略管理的'六个特性'分析,哪一个更高明? 三国里有三位鼎鼎大名的'战略'大师,分别荀彧.鲁肃.诸葛亮. 荀彧的战略是短期的'碎片战略'合集,这里不赘言. 鲁肃向孙权献<榻上策 ...
-
没周瑜、陆逊的战功怎当都督?鲁肃靠「榻上策」助孙权称帝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四大都督,其中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吕蒙从蜀汉夺回荆州: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战胜刘备.石亭败曹休,唯独鲁肃没有实质的战功,却可以当上都督,这是为何?原因就是他在诸葛亮提出「隆中对」 ...
-
孙权称帝后未追谥周瑜,是因为太无情了?尴尬的帝位令其无法追谥
东汉末期江东孙氏是割据的三方势力中,较为关键的一方势力,因为除了刘备集团横跨荆州益州的那段时间外,其都是三方中势力处于中等水准实力的,最后孙权也是如愿称帝,而江东孙氏的崛起离不开一众能臣猛将,大家最熟 ...
-
孙权年轻时抗曹操夺荆州,称帝后逼死儿子和陆逊,为何差别如此大
孙权是三国政权中最年轻的领导人,他的父亲孙坚与曹操.刘备是同一代人,算起来他是曹操.刘备的儿子一辈的人,曹操曾经评价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称赞孙权的意思,说生个儿子就要生个像孙权这样的人. 孙权9 ...
-
三国:周瑜因气量小而死?但实际上可能是死于孙权的阴谋!
周瑜在赤壁之战获胜后,声望天下知晓,他提出来进取西川,得到了孙权的同意.不料,当他走到巴丘这个地方的时候,却生病去世了.有人认为,周瑜是死于一场阴谋,因为凭他的能力和声望,一旦脱离孙权自立,天下尤其是 ...
-
西汉最著名的四位“大司马”:两位战功赫赫,一位登基称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司马和大将军一样,都是地位显赫的武将官职.<周礼>以大司马为夏官之长.韦昭<辨释名>曰: "大司马,马,武也,大总武事也.大司马掌军,古者兵车一车 ...
-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东吴四大都督,比综合能力的话,谁最厉害谁最差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是东吴孙权手下不同时期的四大都督,四人各有特点,才能也各不一样,如果要比综合能力的话,需要从军事能力.用人能力.谋略能力.综合才能等四个方面作一个比较. 一.周瑜 1.军事能力: ...
-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谁最厉害?
四大都督中,周瑜文武全才,拒曹操于赤壁,保江东之不失,奠定三分天下之雏形:鲁肃长于战略,为孙权订百年大计,力主联刘抗曹,巩固孙刘联盟共图天下:吕蒙勇而有谋,勤而好学,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为东吴扩大地盘 ...
-
周瑜与陆逊相比,谁的军事能力强?差距明显一个是将一个是军事家
陈寿在<三国志>中,把周瑜.鲁肃.吕蒙归于一传,并且还有一句这样的评价: 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周瑜.鲁肃有果敢决断的明智,出类拔萃,确实是当世的奇才.陈寿对周瑜. ...
-
《三国志战略版》内参77 S7第一版,让我们瞅瞅sp诸葛亮和sp周瑜
镇楼的继续小乔~ ----配将矩阵<九阴真经>的设计原理---- 嗯..我尽可能说明白... 如果你要设计一个12变量对12变量的矩阵(双方合计3个血量 9个技能),进行8次变化(8回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