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黄檀

黑黄檀

黑黄檀(学名:Dalbergia fusca Pierre)是豆科、黄檀属的高大乔木;枝纤细,具皮孔。羽状复叶,小叶革质,叶片卵形或椭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伏贴柔毛。圆锥花序腋生或腋下生,小苞片线形,先端急尖,花萼钟状,花瓣具长柄,旗瓣阔倒心形,翼瓣椭圆形,龙骨瓣弯拱;子房无毛,荚果长圆形,两端钝,种子肾形,扁平。7-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云南,越南缅甸也有分布。黑黄檀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耐旱、耐瘠薄。

黑黄檀木材之珍品。可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寿命约为半年。播种前宜剪去果翅,条播,覆盖浅土,或点播于营养袋中。据试验,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不高,采用半年生营养袋苗或一年生截干苗造林效果较好。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目录
1物种简介
2物种现状
3保护级别
4形态特征
5构造特征
6生长环境
7植物栽培
8保护状况
9檀树的分类
10采集数据

折叠 编辑本段 物种简介

黑黄檀此木材质坚硬,结构细致,微香,黑褐色,纹理美观典雅,具有黑色大理石般的瑰丽花纹,入水即沉,烘干后稳定好,是制作明清家具、茶具茶道、工艺美术品、雕刻品、高档乐器(琵琶、二胡、提琴等)的最优材料。黑黄檀属红木中上品,人们普遍与鸡翅,乌木等相提并论,但是不同的是,由于之前没有被人认识到,经过一段时间市场的考验,已经被人们认可,价格上涨趋势十分明显,国际市场也十分紧俏。

折叠 编辑本段 物种现状

濒危种。零星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热带山地。又名版纳黑檀,蝶形花科,黑黄檀属双子叶植物。渐危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特有珍稀树种。乔木,产于思茅、勐腊、景洪中山地带次生杂木林或次生阔叶林中。树高达18米,胸径50厘米。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瓣白色。荚果舌状披针形,坚纸质或近革质。有种子1-2粒,种子扁肾形。零星分布于云南西南部热带山地。[1]

折叠 编辑本段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东非黑黄檀的特点

1、做一般家具出材率10-15%,3吨相当一吨红酸枝(出材率30-40%)。

2、木性稳定,相对于红酸枝木性更稳定,一般不会出现开裂、翘曲质量问题;

3、木材油性大,密度大,手感厚重,家具成品不需做烫蜡、涂漆处理,表面温润光滑。

东非黑黄檀的缺点:

1、木材出材率,做大件困难,做顶箱柜几无可能(能做也搬不动),画案(写字台)、罗汉床要等机遇(当然如果能买到2万/吨以上的料没问题)。木材全部为原木带皮进口,做出的家具没白皮、没拼补的几率比较小,如果非要达到没皮没补的要求,价格要基本翻番;

2、色泽差,木材新料原色发灰,大大逊色与紫檀、红酸枝家具色泽(按照一般人逻辑红木应该是红色)。如果对家具进行烫蜡处理,则木材颜色转为纯黑色,与乌木接近,只有经过长期使用或经过特殊作旧处理,才有可能接近老紫檀的色泽;

3、木材硬重,密度达1.33,加工比普通木材困难一些,但锯切、刨光、打磨都可顺利进行,打卯困难一些,油性太大粘钻;

4、由于木材硬重,与其他材质相比,缺少木质感,而与石材或化工材料相象。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黑黄檀高大乔木;木材暗红色。枝纤细,薄被伏贴绒毛,后渐脱落,具皮孔。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托叶早落;小叶(3-)5-6对,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2-4厘米,宽1.2-2厘米,先端圆或凹缺,具凸尖,基部钝或圆,上面无毛,下面被伏贴柔毛。圆锥花序腋生或腋下生,长4-5厘米;分枝长2-3厘米,被毛;小苞片线形,先端急尖,长约1毫米;花梗长约2毫米,被毛;花萼钟状,萼齿5,上方2枚圆锥,近合生,侧方2枚三角形,先端急尖,下方、1枚较其余的长1/2;花冠白色,花瓣具长柄,旗瓣阔倒心形,翼瓣椭圆形,龙骨瓣弯拱;雄蕊10或9枚,单体;子房无毛,具柄,有胚珠3粒。荚果长圆形至带状,长6-10厘米,宽9-15毫米,两端钝,果瓣薄革质,对种子部分有细网纹,有种子1-2粒;种子肾形,扁平,长约10毫米,宽约6毫米。

奇数羽状复叶,长10一13厘米;小叶9一13,互生,椭圆形,坚纸质至近革质,先端钝或微缺,上面无毛,下面被疏散细毛。圆锥花序腋生,长5一6厘米;花小,蝶形,长6一8毫米;花瓣白色;雄蕊9,连成单体;子房俱长柄。英果舌状,长4一8厘米,宽1一1.5厘米;种子1-3,具光泽。

折叠 编辑本段 构造特征

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心材新切面紫褐、黑褐或栗褐,常带明显的紫或黑褐色窄条纹。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弦向直径最大275 μm,平均143μm;含黑色树胶;数甚少至略少,1~6个/mm2。轴向薄壁组织颇明显,主为同心层式窄带状(宽2~数个细胞)。木纤维壁甚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亦然;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多数2~4列)。无酸香气或很微弱;结构细;纹理斜或交错;气干密度1.04~1.20g/cm3。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环境

版纳黑檀生长在山地常绿阔叶林遭受破坏后出现的草丛和灌丛中,有时也混生于思茅松内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A. Chev.) Gaussen。自然生长较慢,直径年平均生长量仅0.6厘米,高生长量约0.4米。花期3--4月,果熟期翌年2--4月。种子随风飘散,在丢荒地上常可见自然更新小苗。

折叠 编辑本段 植物栽培

用种子繁殖。种子寿命约为半年。播种前宜剪去果翅,条播,覆盖浅土,或点播于营养袋中。据试验,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不高,采用半年生营养袋苗或一年生截干苗造林效果较好。

折叠 编辑本段 保护状况

折叠 保护价值

心材黑褐色,材质坚重致密比重达1.13克/厘米3,花纹瑰丽,耐久,不开裂,是一种类似进口红木的特级硬木原料,属国产木材之珍品。用于制作高级管弦乐器、红木家具及工艺美术雕刻等。此外,还是一种良好的紫胶虫寄主树,值得发展种植。

折叠 保护措施

制止毁林开荒,改变产区群众烧山的习惯是保护版纳黑檀资源的首要措施。其次是在其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保护点,严禁砍伐,并开展育苗造林。

折叠 编辑本段 檀树的分类

黑黄檀说起檀树,使人很自然地想起《诗经·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大致的意思是,叮叮当当砍檀树,把它放到河岸干燥处,河水清波起又伏。据诗经研究者说,这是伐木工人的诗歌,旨在揭露奴隶主贵族不劳而获、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的丑恶行径。除此之外,檀树的用途在制作车辆。这首诗三个自然段开头一句分别是:"坎坎伐檀兮","坎坎伐辐兮","坎坎伐轮兮",这里轮为车轮,辐为车轮中直木。可见中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檀树木材坚韧、材质细密的特点,用它制作车辆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关于檀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檀树有黄、白二种,叶皆如槐,皮青而泽,肌细而腻,体重而坚,状与梓榆、荚迷相似。其实,除黄檀、白檀外,还有青檀、紫檀、黑檀。有深远的历史。

折叠 黄檀

豆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9-11枚,互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夏季开花,蝶形花冠,黄色,圆锥花序。荚果长椭圆形,扁薄。广布于中国中、南部各地。木材坚韧,可制作车辆和用具。

折叠 白檀

亦称"灰木"。山矾科。落叶乔木,枝条细长,向上伸展。叶互生,椭圆形,有细尖锯齿。春季开花,花白色,有香气,形成圆锥状花序,生于新枝顶端。核果椭圆形,鲜蓝色。中国各地都有分布。木材细密,可作建筑用材,种子可榨油,供制油漆,根皮及叶可作农药。

折叠 青檀

亦称"翼朴",榆科,落叶乔木。叶卵形,基出三大脉,有锐锯齿。早春开花,雌雄同株,雌花单生于叶腋。果实周围有广翅,具细长柄,悬垂。喜光,耐干旱瘠薄,通常生于石灰岩山地,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四川、贵州等地。木材坚硬,可作建筑和器具用材。树皮为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

折叠 黑黄檀床紫檀

黑黄檀黑黄檀床紫檀通称"红木"亦称"青龙木"。如今购置红木家具者,有几人知道红木原是紫檀?红木家具岂是容易买得到的紫檀属豆科,常绿大乔木。羽状复叶,小叶7-9枚。蝶形花冠,黄色,圆锥状花序。荚果扁圆形,周围有广翅。木材红棕色,坚重细致,可制优质家具及乐器。树脂或木材削片和锉末入药。前几年陈洁伟先生在一篇介绍紫檀的文章中说,紫檀是树中之王,寸木寸金。谁家拥有紫檀家具,那不仅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富有,也可看出这家人的文化层次,而且这样的人家必然有些不寻常的来历,说明紫檀制品蕴含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遇到和用上的。被称为当代紫檀大王"的陈丽华女士举办过"百件紫檀艺术珍品展",其中有一件仿乾清宫紫檀大屏风,净重2700公斤,线条流畅,层次分明。这是用缅甸紫檀木材,由陈女士亲自设计,指导百名工匠,采用浮雕、透雕等传统工艺于法,历时三年,才完成的一件"东方艺术瑰宝"。

折叠 降香黄檀

与版纳黑檀同属一科一属,分布于中国海南岛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等地,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山区,是海南岛特有的珍贵树种,其心材极耐腐,切面光滑,纹理细致,并且香气经久不灭,为名贵家具、工艺品的上等用材;心材可入药,能够代替进口降香;其木材的蒸馏油香气不易挥发,可作定香剂。豆科黄檀属在世界上有120个种,主要分布在热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大约有30种,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因其材质坚实强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硬木家族"。

折叠 编辑本段 采集数据

中文种名

黑黄檀

拉丁学名

Dalbergia fusca Pierre

科名

豆科

采集时间

2010年11月09日

采集地点

云南麻栗坡县麻栗乡茨竹坝

采集人

王智、杨珺、谭英

采集样品类型

果实、

引种材料类型

果实、

生活型

旱生、常绿、落叶、阳性、

生态环境

山腰、泥土、疏林、石上、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马桑、水麻、伊桐、紫茎泽兰

花颜色

果实颜色

黄绿

种子颜色

黄褐

茎颜色

灰褐

叶子颜色

绿

花期

4-5

果期

10-11

平均鲜重(kg/m2)

1-2

平均干重(kg/m2)

0.2-0.5

单位面积株数估算(株/ha)

300

分布

普遍、

标本鉴定人

王智

参考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