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分3种,最狠的连自己都骗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01/

前些年听说老家一个表叔将另一个表叔骗到了传销机构,被骗的表叔去了后发现是传销和骗局,就带着骗他的那个表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跑了出来。

但被骗的表叔情绪稳定,表示并不怎么憎恨他的那个表兄弟,因为那个哥哥是真的认为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首先就想到了他,“有好事先想着我,这份情还得念”。

据说去年冬天这个表叔被他的那个哥哥又骗了一次,还是传销骗局,现在已经不跟他来往了。

对传销之类的骗局了解不多,但我想这些组织的头目们大致是不相信自己编造的神话滴,他们的核心目标是拉人头赚钱,功夫花在如何设计自己的故事让这个骗局看起来逻辑完美,执行起来毫无漏洞,这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

但被骗的人里面,一定有不少是真的相信这个局的,认为参加这个局就能逆袭,赚很多钱,走向人生巅峰。

所以他们卖命的去发展下线,拉自己的亲戚朋友,很多不善言辞的人都因为这份激励变得口吐莲花,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激情会感染很多人,然后被感染的人就上当受骗。

/02/

从这个角度看,骗子其实分2种:

一种是自己不相信的东西,却用尽心思让别人相信,然后利用别人的相信获取利益,这是“传统意义”上的骗子,传销是典型,那种满口仁义道德却满肚子鸡鸣狗盗的也是典型。

例如有的TG在被抓前还在台上讲廉洁、讲清白做人的重要性,而且讲的声情并茂信誓旦旦,这其实也是骗子。

另一种首先他自己就深信不疑,然后用尽心思让别人也相信,但可惜他信任的东西是不靠谱的,这大致属于“非典型性"骗子。前一种骗子仅仅是坏,后一种其实是又蠢又坏!

我那个骗人的表叔大致属于这种状况,由于自己见识、知识、经验的欠缺,又总想着暴富,所以很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当他被骗的时候,在很长时间内是没有自知的,认为自己是在做伟大的事业,而对许多劝他悬崖勒马的人,则认为是在阻止他发财,嫉妒他进步。

当他去骗别人的时候,却怀揣着拯救他人的快感和崇高感:他认为是在帮助、提携你,你还不知道感恩?

/03/

到这里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想到了咱们那句话“都是为你好”。

整天在家人群里发养生文章的家长一定埋怨孩子们不听他们的,相信他们发这个的时候出发点一定是希望你健康、幸福、快乐,都是为你好,你去从来没感动过。

按照以下两个维度,可以形成四类人:

一、他说的内容自己是否相信;

二、他说的内容的正确与否;

(关于内容的正确与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下图中简单用了谬误与真理区分,其本质是对于客观世界规律的把握:符合规律的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这里面也可以简单理解成人类的知识,真正人类的知识都经过验证,在某个范围内是可信、可重复的。)

第一个象限:他说的内容是对的,并且自己只说自己相信的话。

这类人就是那些可信赖的人,譬如老师课上讲的人类的知识、譬如有职业操守和荣誉感的专家的发言和表态,他们知道多少说多少,不知道的不说或者告诉大众他们也不清楚。

第二个象限:他说的内容是对的,但自己并不相信自己的话。

譬如一个整天撒谎的人跟人去讲“做人一定要诚实”,“做人一定要诚实”这是对的,但整天说谎的人却要说服别人去诚实,就有点奇怪。

类似这样的人很多,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但干起来什么龌龊干什么,这是典型口是心非的骗子。

第三个象限:他说的内容是不对的,他也知道自己不对,自己也不相信只希望让别人相信。

这种有意的骗子太多了,是典型的骗子症状,人也有许多识别的方法,法律也有许多关于他们的条款。

第四个象限:他说的内容是不对的,但他自己相信,也希望让别人相信。

这个就是“好人”中的骗子,他在说服别人的时候其实没有骗你的故意,但如果你真的相信了他说的内容,最后就会被骗。

这是那种无意的骗子,甚至许多时候这种还包装成关心、爱、帮助的面貌出现。

这个象限的人最有迷惑性,通常造成的伤害也最深!

/04/

人这一生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会被人骗也会骗人。

有句情话叫“要不别骗我,要不就骗我一辈子”,谈恋爱的男孩对女孩说“我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未来我一定会很有钱”这样的话,不过是一种良好的希望和对自己客观评价的缺失,可以理解。

警惕那种明知道错但却想让别人相信(第三象限)获取利益的骗子,这一块大部分人都有相应的警惕性。

对于第二象限的那类口是心非的人也应该警惕,凡是爱喊口号、爱表演自己的人,可以尽情享受他的表演却不要全信。譬如许多从来读书的明星,却是学霸、有文化的“人设”大致属于这个象限。

最难识别的是“连自己都骗”的人,他们通常披着为你好的外衣,但受制于他们个人认知和思考能力的限制,粗暴的影响、干涉你,你却很可能没有自知,甚至感激涕零。

怎么办呢?

方法无外乎是学习人类经过验证的经典知识、尊重常识和人性,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让自己具备识别真假的本领。

当你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对于有意的骗子可以一眼看穿,即便对于“无意的骗子”也可以识别出他的好意和他的建议之间的区别,他的好意你可以领,他的建议你就别听了!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于有意和无意的骗子,从容应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