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 杨建英:母爱之光

母爱之光

作者:杨建英

大胡子张纪中斥资亿元重拍了古典名著《西游记》,没得好,反招骂名。惹得老张在网上与网友对骂:“没教养”!……“爱看不看”!

老实说,《新西游记》从场景、化妆、服装、特技上,比老版(86版)要强很多。可就是不好看,也是事实。

新版我只看了半集——“红孩儿”那集。那还是陪我儿子,把它当成儿童片看的。老版,看了多少遍?说不清了。

我家没有上学的学生,可每年寒暑假是啥时候,我大致能判断出来。(呵呵,那就是:各电视台集中播放老版《西游记》的时侯。)

和许多家庭一样,我们家的遥控器大多时侯都控制在我媳妇手中。这个人看电视没个“正形儿”。选台,从头翻到尾;再从尾翻到头,大半个晚上就过去了。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当翻到有老版《西游记》播出时,都要停住看一会儿。不论汉语版的、哈萨克语版的或者是维吾尔语版的,都看。

现在的问题,令我们疑惑不解,同样,也让张纪中疑惑不解的是:老版比新版到底强在哪?或者说,新版比老版到底差到哪?

那天,我无意中重温了老版西游第五集《唐僧救猴王》,接着,又找来新版,新老对比看了一下,才似有所悟。

“齐天大圣”因“聚众闹事”、“扰乱公共秩序”(大闹天宫)、“玩忽职守”(私放天马)、“偷盗”(仙丹、仙桃)、“杀人”(打死天兵天降)等罪名,数罪并罚被判无期,压在五指山下。终于熬到了唐朝,李世民因为要上马“西天取经项目”,急需人手,“项目前方总指挥”观世音推荐了老孙。于是,无期改有期——五百年,得以释放。

唐僧救出悟空,师徒相认,共图取经大业。当晚,夜宿民宅。唐僧看到悟空赤身裸体实在不成样子,就用悟空打死的老虎皮为他缝制衣裳(虎皮裙)。

这一段表现的尤其精彩!

昏暗的油灯下,唐僧一针一线,密密缝制;悟空掌灯照明,活泼泼一幅“慈母线、游子衣”的幸福图景跃然荧屏,令人观之动容。

老孙天上地下,哪儿没去过?啥人没见过?但这幅“图景“怕还真是没有见过的。徐少华(唐僧)恰到好处的“母性表演”,缝合了“人与兽”、“师与徒”的隔阂,缝出了“母与子”的感情,西天路上他们将彼此相依为命,永不分离。

在“白骨精”那集中,悟空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唐僧遭难,八戒去请他。老孙一把抓住八戒的手说:“呆子!俺老孙身在花果山,心随取经人!”此时,他的眼中泪光闪闪。

在我的老家,人们骂一些不孝子孙,常用这句话:难道你不是娘生父母养的?难道你是孙猴子——石头里崩出来的?

此刻,在唐僧身边,这个“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身穿师傅缝制的虎皮裙高兴地手舞足蹈,一股母爱的暖流使得“大圣”眼里闪动着孩子似地激动地光芒。

同样,在新版西游里,这一章节却处理得过于简单。师徒二人,一个躺在树下,一个挂在树上,各想各的心事。虽然也有唐僧为悟空添衣的情节,但粗犷的“大胡子”比起细腻的杨洁导演来,还是矮了一截!

观众观剧看的是人,更看的是情!没有情,只靠一些拙劣的电脑特技,是不行的。老张与其骂观众“没教养”,还不如骂自己没文化涵养、道德修养、艺术素养呢。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归有光《项脊轩志》)

440年前,789字的精致小文,至今令我爱不释手。

每当心情烦乱之时,不想看书,不开电脑,我都会找一张白纸,把这篇小文恭恭敬敬地默写下来。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言情之“至文”。至者,极品也!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正德、嘉靖人士。一生著作繁富,却以散文名世。《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文如一泓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貌似平常的细节和场面,寥寥几笔,形神即现,在平淡简朴的笔墨中,饱含着感人至深的真挚感情。

站立院中,听老保姆对他说:“我站在这,你母亲站在那。你妹妹在我怀中哇哇地哭,你母亲用手叩门问:“儿寒乎?欲食乎?”(孩子是冷了?还是饿了)我在门外相应答” ……话没说完,作者哭了,老保姆也哭了。

接着作者又回忆在家中读书时,母亲常来看他:“我的儿,好长时间见不到你的影子,怎么天天坐在这里?像个大姑娘似的!”过了一会儿,老太太又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笏板”说:“这是你太爷爷在宣德年间上朝用的,今后,你也会用到它的。”

如今,物是人非。“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母爱之光——名古铄今!

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

亲眼见家乡一个虐待父母的不孝儿子被公安局带走,为娘的在寒风中呼喊:“你们放了他吧!放了他吧!……..”

曾仕强讲《胡雪岩》,其中一节很有趣。胡雪岩出外经商,数年不回,也不写家信。家中老母以为他死了。不想,多年后他突然回来,老母亲又喜又恨,决定动用家法制裁这个不孝的儿子。胡雪岩跪到母亲跟前就说了一句话,老太太就怒气全消了。他撒娇似地一指自己的头说道:“娘!您看我都有白头发了”。

药家鑫出事的第三天(2011年10月23日)早上,他从“恶梦”中醒来,心里已经明白了杀人的后果是什么。9点多,他突然走进父母的卧室,对他妈妈说:“妈,你抱我一会儿吧。”

多年前在克拉玛依,曾听到一位老石油工人说:那时候,这地方冬天冷啊,我写信回家说:娘,我冷!我娘给我做了条棉裤寄来。絮了多少棉花,不知道!打开包裹,取出棉裤,抖直了,那棉裤居然能“站”在地上!

整整六十年代,他就是穿着这条棉裤,度过了一个个寒冷的冬天。

多年前,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传媒大学)学影视编导,曾写过这样一个“作业”。

夜晚。灯火辉煌的酒店。

一个年轻有为的“CEO”为庆祝签约成功,频频举杯,得意洋洋。

深夜。醉醺醺地回到寓所。一头扎到床上,昏睡。

半夜。电话铃响。

CEO(睡眼朦胧):喂!谁啊?

远方。偏僻的小城。一位花发母亲(深情地):“儿子,是妈妈呀!”

CEO:哦,妈妈,有事吗?

母亲:打了一天电话,你都不接。今天是你的生日呀,儿子!

CEO(极不耐烦地):哎呀,妈妈!这么晚了,你把我从床上折腾起来,就为说这事儿?

母亲(泪花闪烁):儿子,28年前,也是这个时候,你把妈妈从床上折腾起来了…….

作者简介  

杨建英,男、北京人。现为新疆阿勒泰地区文联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文艺报》、《散文百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随笔集《山城密码》、报告文学集《新疆脊梁》。自治区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新疆三史》解说词总撰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含北京展)解说词总撰稿。自治区“访惠聚”系列丛书《铿锵的脚步》(第一、第二部)总编辑。湖南毛泽东文学院第三期新疆作家班学员。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0)

相关推荐

  • 2021感恩母亲节问候祝福语动画表情图片 感恩母亲节祝福语大全简短句子

    2021感恩母亲节问候祝福语动画表情图片 感恩母亲节祝福语大全简短句子

  • 那些事儿丨郭飞:四十年前的记忆

    那是--母亲的记忆,大概在四十年前的一点记忆. 自母亲很欣慰地知道我的第一篇文章刊登以来,就开始强烈要求,以我最大的努力写出她四十年前的那份记忆. --说着说着又来了,泪水又任性地顺着母亲的脸颊流淌下 ...

  • 山东作家 || 陈庆利◆母爱无边

    陈庆利,山东沂南人.供职于国网山东省沂南县供电公司,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蓝天文苑>签约作者.作品刊发<脊梁><家园><银线飞歌& ...

  • 母亲节丨追忆我的母亲!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世上只有妈妈好 ...

  • 母亲节里,妈妈请接受我深深的爱,早安

    母亲节里,妈妈请接受我深深的爱,早安

  • 【西南作家•散文】侯桂珍/曾经的点滴母爱,瞬间闪现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曾经的点滴母爱,瞬间闪现 侯桂珍 修改长篇小说<我为母亲立个传>的新章节,因为忽然想到的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细节 ...

  • ​母爱的味道

    一提起小寒,我的脑海里就会飘起一场大雪.鹅毛般的大雪,在童年的眸子里降落.一降,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人到中年,我再次拜访那份记忆,看到的是母亲对我的百般疼爱. 大雪一连下了好几天,最惬意的莫过于星 ...

  • 傻傻的母爱

    去年腊月27那天,因过年我要值班的缘故,故而提前回家"过年". 过年最盼望的是回家,最愁的也是回家,妻与小女晕车不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家屋里没有暖气. 母亲见我们一家人 ...

  • 【河南】李廉苡《母爱》

    <母爱> 李店中心小学 李廉苡 是谁给你了生命的诞生 有时还要搭上性命 --是母亲 是谁在你困难重重时 来为你指点迷津 --是母亲 她像黑暗中的一束光 为你照亮前方的路 使你走向正道的光-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桑湖纪事

    桑湖纪事 杨建英 一 一阵清脆而嘹亮的灰雁鸣叫,惊醒了桑湖湿地初春寂静的黎明.同时也惊醒了桑湖村青年牧民巴合提以及年轻漂亮的牧民古丽努尔的夜梦. 蒙胧中的巴合提觉得这是马的嘶鸣,古丽努尔以为这是羊的咩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棒糁儿粥 老咸菜

    棒糁儿粥 老咸菜 杨建英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了一句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此话一出,一家伙就火便全中国.煌居媒体头条,雄霸网络首页,泛滥于大小文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别拿白薯不当干粮

    别拿白薯不当干粮 杨建英 一 潘长江主演过一个电视剧叫<别拿豆包儿不当干粮>,戏还说的过去,但是很反感这个名字. 豆包儿--皮儿是面,馅儿是豆儿,从里到外都是正儿八经的粮食,怎么就不能当干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东边的碾子 西边的磨

    东边的碾子 西边的磨 杨建英 一 小时候在大马村,最让我兴奋的事,除了过年,就是村里的红白喜事了. 红事就是喜事,莫过于结婚娶媳妇.只是这喜事太短.太快.而且我所关心的只是扔喜糖一个环节.呼啦一下子,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你若安好 那还了得

    你若安好 那还了得 杨建英 许多人把童年的记忆称作--灵魂的细软.而我的细软里,总有一些"粗硬"的东西,枝枝楞楞的.拔又拔不掉,捡又捡不出,抚又抚不平.有时在睡梦中被它硌醒:有时在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杨建英 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这句话,不敢说全天下的孩子耳熟能详,起码中国的孩子都很熟悉.只不过因南北方方言差异,或许被称为:俺娘.俺爹.俺大.俺爷等等叫法不同罢了.其实,意思都是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姓甚名谁

    姓甚名谁 杨建英 一 这几年我一直咬牙切齿地想改名,因为,我认为我这些年诸事不顺,一个劲儿地头朝下"走背字儿"是完全与我这名字没起好有关. 我极为羡慕那些把自己的姓名与人们耳熟能祥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杨建英 下班啦,大家纷纷离去.坐在对面的小路一脸忧郁地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家伙前些日子忙着装修房子,净早退.今天这是咋啦? 见我一脸的疑惑,他伤感地说:"昨天收到山东老家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炸酱面 麻酱面 打卤面

    炸酱面 麻酱面 打卤面 杨建英 多年前,我的一位刚从北京学习回来的朋友,一到家就找到我,大诉在北京的种种不适.首当其冲地就是北京的饭太难吃:"那叫啥东西呀,根本就没法吃!一碗馄饨半碗酱油,油 ...